小学科学课应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仇文博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接受信息,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有些小学还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其中也含有大量科学知识、科技活动内容,这些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可以共享的科学课程资源。我们的学校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对教师关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俄培训。一、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在校园中,平时用的课本以及各种个样的图书资源是最常见的资源。此外,许多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这些读物利用好了,便是一笔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对每位学生家中的科普读物进行普查登记,随后对他们整理分类,按顺序将这部分读物登记造册。有了这样的小册子,每位同学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爱好,向拥有的同学借阅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存在于每位学生家中的读书资料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好相互帮助、爱护图书等可贵品质。这样也有利于现代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拓展。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要开发和利用好孩子们身边的资源,就要从儿童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发挥孩子们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发现。例如指导教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诸如:鲜花有多少种颜色?蚂蚁爱吃什么食物?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存在?一天中什么时候空气最好?家中用水资源调查垃圾污染调查、垃圾污染调查等在内的孩子的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自然资源紧密相联系的80多个研究性的小课题,供孩子自主探究。三、强化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事实上,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科学教育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孩子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气心。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小学课程的实施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下的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需要,这样以来,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便愈显突出,而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家乡的资源利用得当,还易于培养孩子爱科学、爱学校、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形成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故此,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