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学生辅导案例李静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但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孩子却由于种种原因被群体忽视。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更多一份关爱,更多一份激励,让他能在爱的呵护下,相信自己,重塑自我。一、辅导对象:孙超宇二、指导思想:对该学生实施特殊教育,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除了要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尽力使孩子得到关爱。三、基本情况介绍:孙超宇同学自身的智力因素不是很差,但是学习无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做作业不专心,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一节课老师点他的名字至少要十几次;课余活动中,人小鬼大,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推倒,自己却乐得哈哈大笑。有时趁同学不注意,抢走同学的玩具,还洋洋得意。有时不高兴了,就拿同学当出气筒,和同学打架,经常有女同学跑到老师办公室投诉他。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摆出一副知错就改的样子,过不了多久,故态复萌。在家做作业时很不专心,边做边玩,外面一点小动静就要跑去看一看,经常要家长坐在旁边监督。作业脏、乱、潦草,粗心大意,经常做错或不能按时完成。自己的东西杂乱无章丢三落四,经常丢失文具、雨伞等用品,或上学忘了要带的东西。但是,小李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或者游戏却总能以一种专注的态度去对待,而且他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因此,教育他,转化他成了我需要面对的一个棘手的困难。四、原因分析:对孙超宇的行为,我进行了比较慎重的分析。因为从上述描述介绍可以看出他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经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他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大多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成人规劝;第二、他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第三、根据日常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他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这就为教育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也使我充满了信心。五、具体措施:(一)家庭的教育人们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由于父母工作忙的原因,孙超宇这孩子近几年来一直缺少关爱。心理上也或多或少有着一些负担。所以,针对具体情况,我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几次深入细致的沟通,并达成共识:在家庭教育方面其家长配合我从这样几方面入手进行了辅导教育:1、其母亲在今后的时间里开始尽量压缩自己的,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明显增多了,她也更多地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适当地释放孩子心里的压力。2、“阅读”和“写字”是让孩子静下心的好办法,在我的建议下,在课外阅读方面,家长为他购买了不少有意义的又带有趣味性的书籍,保证每天看书一小时,家长还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增多了对孩子的了解,改善了亲子关系;写字方面在我的配合下,硬笔书法入手,小李都能每天保质保量地写两张。3、“糖衣炮弹”对任何人适用,特别是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家长在我的建议下,都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了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了肯定,使孩子信心大增。(二)教师的教育1、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