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流程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分析课时安排单元重难点课例《有多重》备课流程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各种称重工具,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感受1千克、1克、1吨的实际质量。2.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千克和吨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千克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备课流程课时安排(2课时)有多重(认识千克、克)1课时1吨有多重(认识吨)1课时备课流程重点:1.千克、克、吨的认识。2.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难点: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备课流程教具准备:天平砝码,台秤,若干生活用品(硬币,苹果,袋盐…….)多媒体课件有多重——认识克与千克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1游戏:“老师知道咱们班有一名大力士,今天我们考验考验他,请这名同学背一背另外两名同学(一轻一重)?”(通过背同学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每一个物体以及我们自身都是有轻重的,由此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克和千克来表示。)2揭题:板书:“克和千克”1、认识称。“如果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你见到过哪些秤.弹簧秤天平台秤体重称电子称磅秤杆秤地磅最后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2、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1)称一称。“老师这里有两袋盐,谁能说说怎么才能知道他们有多重呢?“让我们动手称一称”(2)掂一掂。让每一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3)估一估。请学生拿出一个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几个苹果。(4)找一找。在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5)猜一猜。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猜哪个重,然后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6)拎一拎。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米,感受2千克的重量。(7)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质量。(8)小结: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的物体有哪些。3、建立克的质量概念。(1)称一称: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计的最准。(明确要求:首先每位同学都来掂一掂一个二分硬币的重量,猜出大约多重,然后,用天平来称一称看谁估计的准。(2)掂一掂。“再请每位同学都拿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你能说出身边那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3)找一找。学生举例,并称一称。(一块橡皮,乒乓球,黄豆粒)4、单位换算: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理解1千克=1000克;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习题(课件演示):判断题A.1个乒乓球重约1千克()B.小胖今年7岁,重约2千克()C.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D.1千克=1000克()填空题A.1个南瓜重4()B.小胖今年7岁,重约30()C.1袋洗衣粉重1()D.1个梨重约150()4、手势判断对错。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5、填空:(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练一练•帮张涛同学改日记•师:昨天是星期天,张涛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回来后张涛写了一篇日记,同学们有兴趣看吗?•(师投影日记并播放录音)•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长春动物园,逛动物园之前我们先到超市采购了一些食品,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爸爸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5克了。•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创设活动,激发兴趣,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回顾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质量单位?它们的进率关系是什么?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其实,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