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徐巧丽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做,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显赫声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必须加强学法指导,探求有效途径。(一)掌握读法要教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领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作到既见树林有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2.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要领,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水平。(二)听课兴趣要开导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教师讲的是信息的输出,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受,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使接受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收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接受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堂的小结。这样,让学生会抓住要点,沿着知识的“脉络线”来听课,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正确获取知识。(三)思维方法靠引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处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3.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中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思悟,融会贯通。(四)记忆方法勤传导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屏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教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挖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循线索记忆。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有利于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五)书写规范严指导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探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克制,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主要导致因素。因此,精心指导学生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