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这首歌听过吗?这是祖海演唱的《为了谁》。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这首歌也随之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让多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2、是呀,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特大洪涝灾害中,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刚才的音像资料中,你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大江保卫战?用个词来形容一下(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崩塌肩扛肆虐嶙峋日夜兼程惊心动魄鏖战稀泥一绺冲锋舟劈波斩浪铮铮铁汉赛城湖安造垸簰洲湾(1)音:能读准字音吗?自由读,指名读,结合正音。齐读。(2)形:你觉得哪个生字在字形上需要提醒大家点什么?结合提示书写:“兼”下面的“八”要写得开些。“魄”别丢了“厶”(3)义:其实关于字词,我们不但要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还要会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理解:鏖战:激烈的战斗,苦战。崩塌:崩裂而倒塌。肆虐:任性,凶狠,想怎样就怎样。日夜兼程:日夜以加倍的速度赶路。兼:两倍的。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的样子。出示图片。冲锋舟:部队在水面冲锋时用的一种轻便的武装快艇。出示图片。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教师演示。铮铮铁汉:形容人刚强无比。在你心目中,谁就是“铮铮铁汉”呢?学生举例。(军神刘伯承……)齐读词语。2、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了解大意,理清脉络同学们,这是一篇通讯,(板书)【课件】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这篇通讯主要写了什么呢?思考文章可分为几段,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同桌可交流交流。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引导概括小标题。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告急]第二段(2—5)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大决战]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铭记]三、学习第一段1、1998年夏天,长江里的水如同猛兽,请看:播放(大江滚滚)的录像。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2、书上怎么写洪灾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自由读,画出最牵动你心的句子,写写批注。点拨:(1)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雨大、猛)(2)比喻句。[课件]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什么词可以体会到什么?巨龙:长江的长。转瞬间:灾情来得迅猛。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洪水的汹涌澎湃。千里:受灾范围的广。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谁能读好它?评。男女生赛读比喻句。(3)排比句。[课件]这个排比句我们读起来感觉到什么?(很多地方灾情危急)请看长江流域图:[课件:出示长江流域图,指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荆江出现险情!武汉出现险情!九江出现险情!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面告急。同学们知道吗?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江堤抵挡洪水。常言道:水火无情,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生讨论。师小结:是呀,如果大江决堤,那么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将受到巨大的威胁,此时此刻,情况真是……(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急万分危在旦夕)齐读。一篇文章,除了文字、句式能让我们感悟作者要表达的话语与情感,标点也会说话呢,比如:你从哪个标点感受到了什么?[课件](感叹号和省略号)师:同学们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