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计算老出错怎么办?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同时,计算中的错误也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有很多计算题,孩子也不是不会做,可就是出错,一提醒,马上就能自己改正过来,于是很多老师都抱怨说:学生做题不认真,太马虎。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多方面的:(1)有的是抄错或看错题目,比如把43÷5抄成了34÷5;还有的同学3+4=12(这是把3+4看成3×4)。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表现,做练习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就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对于那些边写边玩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进行适当的监督。(2)有些孩子计算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常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乘法口诀是计算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多位数乘除法笔算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3)算理不清,法则有误,也是孩子计算错误的一个原因:有许多孩子计算类似58+32×3这样的题时,经常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在学进位乘法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是这样做的45×8=3240看到孩子出现了错误,不要马上批评责怪孩子,我们应该先找到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一时大意,还是计算法则就没有掌握?如果确实属于计算法则不清楚,或者不会做,就要给孩子讲解清楚,不要让学生盲目的去胡写。另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出现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随着年级的升高,计算题里的数也越来越大,有些同学嫌列竖式麻烦,不愿意列竖式,能口算就口算,口算不出来的时候,就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乱写一下,结果书写糊涂,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求每个同学在计算时必须列竖式,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横竖对齐。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建立错题本,为了帮着孩子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挖掘错误的根源,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咱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叫(错题医院),将每天做错的计算题放进错题医院,并分析生病的原因,从而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进而改掉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另外,在每次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丢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到了高年级,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写写卷面分析,分析一下哪里答得比较满意,那里问题比较多,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办,等等以引起孩子的高度重视,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检查是我们纠正计算错误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低年级孩子不会进行检查,你告诉他,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他就拿着题一遍一遍的看,错题就在那摆着,他也看不出哪错了,这时老师和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教给他们检查的方法。先检查有没有抄错数,重新计算一遍,看计算的是不是正确,看答案有没有抄错等等。说实话,计算本身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如果给你几十道计算题,比如578×4,857×9等等,让你长时间的去做,你会感觉怎么样?咱们大人都会厌烦,更别说是孩子了,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兴趣,我们要适当的采取一些形式,说得通俗点,就是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氛围,使他们快乐的去学习。比如:举行计算比赛,或者要孩子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讲题,当小裁判判断对错等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作用,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在生活中,到处都用的到数学,我们每天都要买菜,买菜时要计算价钱,每月要交水费电费,也需要计算钱数,出去旅游,要买票,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