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闺怨诗鉴赏课件VIP免费

闺怨诗鉴赏课件_第1页
1/50
闺怨诗鉴赏课件_第2页
2/50
闺怨诗鉴赏课件_第3页
3/50
此情脉脉谁语?闺怨诗鉴赏何为闺怨诗?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闺怨诗的起源与发展闺怨诗的“闺”字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者,即埋怨、抱怨的意思。闺怨诗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诗经》。《诗经》中有大量的情诗和思妇诗,它们均以女主人公为抒情对象,或表现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或表现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但这些诗大都是当时下层劳动者创作的,它们最多只能说是我国闺怨诗的早期雏形。比如著名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所描绘的是一种凄凉空濛的秋秀意象,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心理苦闷和迷茫。闺怨诗的真正成型应该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曹植诗为代表。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白云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注释:宕子:远游子这是一首典型的抒写思妇之怨的闺怨诗,孤妾待归,哀怨切切,十分动人。另外,在曹植的《杂诗》闺情》以及广为流传的《美女篇》等作品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闺中待归的怨妇、弃妇的哀怨凄惨形象。事实上,唐代以前的“闺怨诗”主要是一些描写古代妇女愁情怨思的诗歌。这些诗歌表现了各类女子因种种原因与丈夫或恋人分离而产生的怨恨之情或相思之苦,反映了她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或悲悼,或怨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闺怨诗的鼎盛时期唐代作为我国闺怨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众多杰出诗人对闺怨诗的内容和题材做了拓宽与发展,取得了空前绝后、令人瞩目的成就。若根据抒情对象的不同,唐代闺怨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宦妇怨诗、商妇怨诗、征妇怨诗与宫妇怨诗。这四类闺怨诗作虽然拥有闺怨诗的诸多共同之处,但在思想内涵与社会价值等方面仍有许多细微差别,因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值得人们重视与深研。宦妇怨诗我国古代社会从隋唐开始便实行科举考试,大量寒窗苦读的士子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成为国家栋梁,并从此别妻离子,供职朝庭,国事繁忙,案牍劳形;另一些士人则抛妻别子,驰骋疆场,立功边塞,博取功名,封王封侯。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文官武将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但是,仕途的顺利,并不意味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王昌龄《变行路难》)、“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由于当时人们的人生信念往往是将功业理想高置于家庭之上,便造就了唐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怨妇群体,这就是宦妇怨诗产生的缘由。唐代有不少闺怨诗缠绵细致地抒写了文官武将们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因追求功名或国事繁忙,造成夫妻分离,致使闺中妻子产生幽怨情怀。在旁人看来,金榜题名,当官为宰,官高禄厚,成为人上之人,这些官员的妻子也会因夫贵妻荣,从此尽享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其实不然,这些闺中宦妇,衣食无忧,表面风光,但因丈夫囿于官身,五更待漏,案牍劳形,致使空闺冷落,青春流逝,红颜消减。于是,她们内心的怨情在闺怨诗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细腻的表现。比如,李商隐的《为有》诗,便十分典型: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金龟婿”、“事早朝”表现的当然是官宦;“无限娇”、“怕春宵”描写的当然是宦妇;“无端”、“辜负”抒发的当然是怨情;所以这是一首典型的“宦妇怨诗”。这位宦妇自身条件和家庭环境都很好,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可谓兼备;加之居住之地和气候季节也不错,冬去春来身在京城,生活条件十全十美。按理说这对夫妇应该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然而却要“怕春宵”。这是为什么呢?诗中后两句以“无端”这种含怨带嗔的语句说出了原因:只为丈夫要去早朝,所以辜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闺怨诗鉴赏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