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物理概念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此外还有游标卡尺和千分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1m=106n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停表)6.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此外还有小时(h)、分钟(min)1h=60min1min=60s1h=3600s7.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取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2.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符号v表示.⑴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⑵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要求会用公式计算)⑶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小时(km/h)。1米/秒=3.6千米/小时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5.用公式:v=s/t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v(要求会用公式计算)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①用刻度尺测出路程s②用钟表测出时间t③用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v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气体中快,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有三大特征:音调、响度、音色。⑴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是指物体振动的快慢)⑵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是指物体振动的幅度)⑶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它与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觉范围约从20Hz到20000Hz)第三节.声音的利用①传播信息(如蝙蝠的回声定位。超声波导盲仪。倒车雷达。声纳。B超诊断仪)②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击结石.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第四节.噪声的控制和危害1.声音强弱的单位:dB(分贝)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应控制在90分贝以下;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为了保证休息、睡眠,声音应控制在50分贝以下。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车辆装消声器、禁鸣喇叭等)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种树、隔音墙等)③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捂耳朵等)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2、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3、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注意问题:①观察分度值、量程。②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下④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⑤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4、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使用前,用力向下甩)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热。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需要放热。2、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晶体有:冰、海波、萘、各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