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作者:彭思望学历:中专职务:教师联系电话:13538770997电子邮箱:793768250@qq.com工作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行知实验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彭思望行知实验幼儿园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小班。小班的幼儿刚刚离开父母加入到集体的生活中,而且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还是溺爱型、包办型的,造成孩子自理能力较弱。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影响着幼儿社会交往及个性发展。作为一名小班的青年教师,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发现良好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培养的,这些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儿园、班级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在工作中,我仔细地观察了我们小一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行为习惯,并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孩子的家庭教养情况,然后在工作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和教育情景开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且要求家长和自己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活动,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1】。教育有时候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小班幼儿基本上对讲卫生没有太多的意识,在老师的逐步地引导下才学会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等,可常常老师一转身他们就忘记了,不能坚持下来。比如,我们班的孩子们每次吃饭,水果等总是能搞到满桌子,地面都是饭粒、果渣。特别是东东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特别差,垃圾乱扔、甚至上厕所都要老师帮忙,吃饭也要老师帮忙,掉在地板的饭粒比吃进肚子里的还要多。光讲道理要爱惜粮食,对一名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没有作用的;而且孩子那么小,他往往不是不珍惜粮食,而是自理能力、吃饭方法问题,要耐心地结合具体生活活动,教给孩子有关的生活技能,只有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才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于是,我便利用每次进餐的生活环节,耐心地引导东东怎样扶碗、怎样握勺子、怎样舀饭、舀多少饭、怎样送进小嘴里,他一有进步我就表扬。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东东现在可以自己吃饭了,虽然有时候还会掉点饭粒,但是他都能自己弄干净。通过我的一步步示范、一点点引导、一次次鼓励表扬,很多孩子都有了进步。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欣欣小朋友每次吃完饭衣服、脸上甚至头发上都是饭粒,桌面地面也搞得脏脏的,但最近这段时间欣欣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有意识地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二、善于挖掘和利用教学素材,巧妙地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我想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春风化雨,学会开展巧妙地渗透式教育。很多故事和儿歌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结合教学活动开展生活卫生习惯的渗透教育。比如故事《小猪爱干净》,讲述了小猪妮妮总是喜欢跟泥土玩,每次都不洗手,回到家就拿起东西吃,结果肚子疼,之后终于才懂得要爱干净的道理。我特地选择了这个故事,在吃饭前讲给孩子听,通过提问启发孩子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结果故事听完后,孩子们就争着去洗手了。我也会选择一些儿歌教给孩子们,比如《我的小手真干净》、《洗手歌》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儿歌的乐趣,通过儿歌懂得养成卫生的好习惯。为了孩子们能更好地懂得珍惜粮食,我还经常搜集一些小朋友吃饭洒落一地的图片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再准备一些小朋友坐得很好、吃饭桌面很干净的图片,请孩子们作对比,鼓励孩子要像第二个那么棒。有时还通过表扬鼓励、树立榜样的方式,评比出吃饭最能干、桌面最干净的幼儿,让其他孩子观察、发现和学习。三、做好家园共育,进一步巩固幼儿良好卫生习惯。1、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而言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3-6的幼儿模仿能力较强,特别是小班幼儿,很多言行举止都是从父母那学来的,如果父母在家里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卫生习惯、随地吐痰等,幼儿能很快学会。我们班的嘉嘉就是这种情况,她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比较忙,没有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