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和他的乐高城上期我们分享了小牛最开始玩乐高的经历,特别是从探索阶段到无意识呈现阶段的游戏发展。小牛爸到现在都后悔最开始的时候让朋友演示如何玩儿乐高,貌似是向孩子演示了乐高的正确玩儿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乐高的过程。我们发现,当我们把空间给孩子之后,孩子的表现真的令人出乎意料。小牛会用各种方式探索乐高:扔乐高——和爸爸比看谁扔得远;把乐高当成食物或者钱——和小朋友一起过家家,不拼搭但是会垒乐高。当然,小牛也会不断尝试拼接,最开始他就是单纯拼接,自己都不知道拼的是什么,然后突然有一天他拼完了,会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每一次我都鼓励他描述自己用了什么积木,怎么拼的,如果他说不出来我就帮他描述。不要小看这个有点“哕嗦”的过程,当我们帮助孩子将自己的动作行为和语言联系上了之后,他们会重新回顾和思考一遍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个搭建的,渐渐地,他们就会知道要搭出这个结构可以怎么做,实际上是在为他们做有意识呈现做准备。有意识呈现初期:简单结构和细节做完了之后发现像什么和先想做什么然后再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当孩子有计划之后,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孩子去给自己的想法加细节。小牛每次做完都会来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并能够简单描述,这时,我觉得可以让他尝试做计划了。妈妈:牛儿,你今天想玩什么?小牛:玩乐高。妈妈:你今天想做什么东西吗?(问孩子的意图)小牛:(想了想)小汽车。妈妈:你想用乐高搭小汽车。(肯定孩子的意图)那你都需要用哪些乐高块儿啊?(鼓励孩子先想自己需要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手边有的乐高块儿,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思考。)小牛:(拿了一个蓝色长的宽的乐高块儿,还有轱辘)用这些。妈妈:那你第一步要怎么做?小牛:(把一个轱辘放到了乐高块儿上)放车轱辘。(然后他就自己搭起来了。)最后的成品其实很简单,只有四个轱辘,最后小牛在上面添了两个其他颜色的色块儿,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自己做的都是这些非常简单的结构。但可贵的是,这些简单的结构里有他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比如,同样是做车,如果做货车的话,他会选更长的乐高块,用更多更大的轱辘,因为他在路上看到的货车都是比较长而且有更多的车轮。在这个过程中小牛也会接触到一些说明书,偶尔会按照说明书拼,但我们坚持一点,从来不帮孩子拼,所以小牛都是自己看着说明书尝试着拼。虽然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拼不上,不过他再也没哭过,往往都是拼着拼着不会拼了,他就继续按照自己想的方式去拼。在如何激发小牛自己创造的动力上,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案例。如果一直看专栏的家长会知道,在之前我同大家分享过小牛是如何学数学的,特别是乘法部分的学习。小牛特别在意自己有多少钱,能用这些钱做什么,以及如何能够赚更多的钱,于是他决定要拍卖自己的乐高作品。他自己用纸做成钱币和我们玩儿拍卖游戏。如果是小牛按照说明书拼的,我们就会说“这样的不值钱,也就1块”;如果是小牛自己搭的,我们就会说“这个是原创,值钱,100块”“这个以前没见过,值钱,200块”,小牛特别惊讶:“我自己拼的,和照着说明书拼的要差这么多钱啊?”慢慢地,他开始坚信自己创造的东西更有价值。于是他更有积极性尝试各种拼搭,创造各种造型的结构,他拼的乐高结构开始更大,也更加复杂。有意识呈现:复杂结构和多细节呈现男孩子总是对车、对警察、对消防站情有独钟,小牛也不例外。小牛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参观社区消防站,观察不同类型的消防车,看看消防站里面都有什么。可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能拼出复杂的消防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观察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他拼的消防车上的细节也就越来越多,每一次从他的描述中就会知道这次的车有了什么新功能。期间,我们还领小牛去了很多次乐高博物馆去参观体验;到一个新的地方也会鼓励他观察新的事物和建筑。如同你每天和一个人在一起,他慢慢地胖了10斤,你不会有感觉,可是如果很长时间没见过他的人却会说:“啊,你胖了啊!”小牛的变化也是一点一滴的,当朋友和邻居惊叹他可以快速拼出一辆结构复杂且有很多细节的,可以和乐高图纸相媲美的消防车时,他已经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