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故事----个案分析高一乐【乐乐档案】:乐乐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小班时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忙于生意,对孩子有所忽略,造成了孩子的一些自卑心理。平时家长陪同阅读的时间较少,也造成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观察研究时间】2013年9月~2014年1月【指导情况片断】案例一:观察目的: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故事。观察实录:今天我带着孩子们去阅览室,先请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绘本来时阅读,读完以后我鼓励孩子愿意在集体面前来讲述,可是问了一遍以后,居然没有小朋友愿意上台来讲述,于是我继续以贴纸的奖励诱使孩子能来讲述,结果还是寥寥无几可是敏感的我还是发现了一只略显有点胆怯的小手,原来是乐乐举手了。于是我第一个叫了乐乐起来讲述绘本故事。讲述故事的时候,乐乐不停的往我身上靠,声音还很轻,我基本上没有能听清他讲的是什么。分析与措施:第一次看到乐乐能大胆举手自愿来讲故事,我很是意外,虽然一开始没有马上举手,但是在五角星奖励下能鼓起勇气举手了,不管怎样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从讲述的过程来看,还是不够自信,从声音和动作上来看,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来改进的。不管乐乐讲的怎样,我还是对乐乐予以了肯定和表扬,当乐乐得到贴纸的时候,也获得了很多孩子的羡慕,自信也能得到激发。据乐乐的爷爷回家讲:当天回家乐乐可高兴了,对着家里人说我得到贴纸了,我要得更多的贴纸,看来我们的鼓励和奖励教育起到了初步的效果。案例二:观察目的:让乐乐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观察实录:又到了阅览的时间了,进入阅览室,孩子都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乐乐也急着去选了一本,但是发现他没有马上坐下来看,而是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给我讲这本书吧。我拿起书,问乐乐: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呢?乐乐说:这是一本关于月亮的书。当我翻开第一页时,乐乐就兴奋的喊了起来:就是月亮,你看里面有一个好大的月亮。我说:对的,这本绘本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就这样,乐乐跟着我边看边讲,有大概10多分钟的时间。分析与措施:乐乐平时不喜欢看书,这可能和家庭环境也有关系,平时妈妈忙于生意,都是爷爷带着的,家里也没有适合孩子看的书,所以乐乐根本不会看书,拿到书后第一个反应是给老师,让老师讲给他听。我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和乐乐一起坐下来阅读,他不但能安静倾听,还能和我一起互动,并能回答我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我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购书,并在家中营造读书气氛。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内容再现或编讲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这样,孩子对阅读图书的兴趣就变得更加浓郁,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只有家长了解孩子的阅读特点,正视孩子的发展水平,才能很好的发挥鼓励和指导作用。案例三:观察目的:乐乐能通过阅读简单讲述故事内容。观察实录:乐乐像往常一样找好了座位坐下来,然后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几页后就开始更换了,我问乐乐: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呢?乐乐说:我喜欢看有动物的书。于是我帮他一起找了一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乐乐一页一页的翻看着,我尽量一边讲述故事内容,一边引导乐乐也把看到的图画说出来。发现乐乐能说的就是几个词语,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当乐乐看完绘本后,我问乐乐:你能告诉我这本绘本讲了什么吗?乐乐在讲述时,就像记流水账一样的,每张图只能用一两句话简单的概括,既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准确表达画面的所有内容,遇到难的画面时,往往是忽略不说。分析与措施:乐乐平时比较胆小内向,和小朋友老师都缺少一定的交流,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欠缺。注意力也容易分散,缺乏安静倾听的能力。词汇量不够丰富,不能正确使用连贯的词语,平时也缺乏讲述的经验,别的幼儿在讲述时,他也不愿意倾听。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平时一日活动中我也鼓励乐乐和其他幼儿进行交谈,并注意从活动中、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积累词汇量。当乐乐在讲述的时候,我会注意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当别人认真倾听的时候,乐乐会感到自己是受别人欢迎的,也会更大胆。同时也能学会去倾听别人的观点,接纳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