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北宋.苏轼南宁市第二十九中学卢玉玲花未眠川端康成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一生致力于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学习重点:1、学会抓关键词,理解文章思想内容2、品味本文韵味独特的语言抓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快速阅读1到5段、10段,找出给了我们提示信息的那个关键词。作者对美与审美的思索中,有了哪些新发现?1、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3、自然总是美的。作者在7、8、9三节中举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例子,具体有哪些?要说明什么?李迪等人(画)、罗丹等(铜像)——对自然美观察之仔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让人领略到自然的美;宗达作品(自家小狗对比)——肯定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细致的观察长次郎(茶碗)、坂本繁二郎(画)——自然美与艺术美是彼此融合,相得益彰。说明:自然美与艺术美是彼此融合的。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品味语言1、盛放,含有它一种哀伤的美。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彩。“哀伤”也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盛开预示着衰败凋谢的来临;生命中发现美的机会是有限的。作者把自己的哀伤“嫁接”到海棠花上了。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要活下去”,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美。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作者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这“微不足道”在文中指的是那件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微不足道的问题”指海棠花未眠这件事。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一个触发点,作者由此思考了关于生活,关于审美的许多哲理。这种手法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借鉴写法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请说说你曾经邂逅的美:课堂小结:川端的文章启迪我们:要留心生活的美,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发现美,创造美。.作业:课外阅读川端的小说《伊豆的舞女》、《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