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十大恶习做文明幸福教师1、动辄叫家长到学校进行批评教育。在有些学生违犯纪律的时候,有的教师喜欢动员家长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向家长历数学生的毛病和缺点,甚至有的教师还呵斥学生的家长,把学生违纪的原因都归究于家长的家庭教育。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当学生违犯纪律的时候,教师应当自己解决或处理好,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把家长叫到学校来教育学生。教师要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或家长会等方式,建立与家长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渠道,要正面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要尊重家长,以自己正确而恰当的言行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2、给学生布置超量的机械性重复作业。目前,仍有不少的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还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时不讲究科学性,总布置一些机械重复性的作业,让学生做起来枯燥乏味,甚至还有的教师用重复抄写无数遍作业的方式来惩罚学生。实践证明,学生不管做什么课外作业,相比于课堂学习,其效果总是甚少的。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应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尽量不要推到课外去做,课外尽量不要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如果非要布置作业,就要布置一些少量的、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性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爱好和兴趣。3、随意占用学生的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有的教师喜欢跟其他学科的教师争抢教学时间,甚至随意占用学生音体美的教学时间,特别在考试之前尤甚。其实,这是不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随意占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时间,打乱了学生的学习计划,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反感,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4、定期让家长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有的教师为了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必须让家长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其实,这也不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作业,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求家长帮助解决,或通过一定方式提倡家长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要求家长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5、经常在公众场合当众呵斥学生。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当学生犯错误或做错事的时候,无论他的错误多云严重,教师应当单独给他指出来,或在事后单独提醒学生注意改正。切忌在在大庭广众之下呵斥学生,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无地自容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讲究批评学生的艺术和方法,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6、定期给学生排名次并公布成绩。杜绝按照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并在班上进行公布,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与表现。但仍然有些教师视排名次公布成绩为教学上的“法宝”,甚至有些教师仍然在家长会上公布学生的成绩与名次。这样对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自尊心。7、上课经常拖堂。有的教师上课经常拖堂,下课铃响了,再讲上几分钟,或让学生再做几个题。这样做的教师常常自认为出发点是好的,无非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看似小事,其不知拖堂的几分钟,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差。教师拖了堂,不但影响了学生课间的休息,也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久而乐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正确的做法是,只要下课铃一响,教师应当立即结束本课的教学工作,马上让学生下课。8、安排学生密探并诱导打报告。有的教师为了详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是从正面去了解学生,或者走入学生心灵,与学生真诚交流,而是安排班干部或其他一些学生作密探,让这些学生经常打小报告。教师并不注意为学生保护秘密而是在不同场合公开学生的秘密,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会极大地降低教师本人的威信。9、对学生和家长不能一视同仁。有些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或有钱有势的家长另眼相看,甚至看不起普通的家长,这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大忌。有的教师变相向家长索要财物,或者让家长给自己办私事,这都是违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也是应当坚决予以杜绝的。10、课堂内外不关爱后进生。“关爱每一名学生”,“关爱后进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做不到,他们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