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妈妈》婆婆妈妈演讲稿我的两个妈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这翠色盈盈风光如画的五月中旬,在这充满朝气美丽迷人的书小校园,我们踏着和煦的微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迎来了新的一周.今天站在这里,我感觉非常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从我们咿呀学语的那天起,也许妈妈这两个字就已经深深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妈妈,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生活中最温馨的亮光,我们一生最不舍的牵挂。做为女子,我们有区别于男同胞的独有的幸福,那就是,一生中,我们会有两个妈妈.一个女孩,从小丫头,长成少女,再到穿上婚纱离开家的那天,我们的生命中就有了第二个妈妈,也就是婆婆.我的婆婆和我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我心底永远的牵挂.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两个妈妈.先说我的婆婆妈吧,都说女孩子嫁人其实是嫁给一群人,其中婆婆是最重要的一位。有一个好婆婆,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幸福。很庆幸,我就有一位好婆婆.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小时候观察世界只是以孩子的眼光,真正以成年人的身份与村里人打交道,是在结婚以后,所以,在接人待物,料理生活方面,婆婆给我的影响很大.婆婆今年六十多岁,和同龄人一样,吃过很多苦.娘家哥哥弟弟六个,做为唯一的女儿,她也只上过一年学,她的所有认知都来自生活.所以,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最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善良温顺,礼让左右.勤俭持家。一年四季,她总不肯闲着,忙里忙外.洗洗涮涮.她的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别人家里多是年轻人嫌老人不干净,而我们家却是相反.不管春夏秋冬,她总是早早起床,为一家人做饭,剩菜剩饭她从不轻易倒掉,更不让我们吃,总是留给自己.婆婆心地善良,连讨饭的都记得我们家的大门,时不时地来转悠,婆婆也总不让他失望,饭菜,水果都给得乐意.婆婆爱买衣服,比我喜欢逛街.但她每次在城里买的上百块钱的衣服,回到村里时,别人问她,她总会说几十块钱.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第1页共3页时,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但看她又肯定地重述着,我才明白做人要低调.就这样,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在她的熏陶下,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一个妻子母亲……以前,觉得婆婆思想老旧,做为晚辈,我应该理解,体谅。但多年以后,才蓦然发现,其实老人比我们要智慧得多.作为80后的媳妇,刚结婚时,我还任性贪玩,不谙世事,言语和行为有很多不当的地方.但对于我的种种缺欠,婆婆从来没有计较.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不是我们在体谅老人,而是老人一直在包容着我们.对自己的儿女亲,是自然而然,无需努力,而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好,却需要真正的宽容与爱心.我的婆婆就是这样,用她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包容着我们的年轻和任性,耐心地等我们长大成熟.这让我从内心充满感激.如今我来到了城里,结束了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时间忙乱没有头绪,别人都说她应该来给我们做饭,但我却尊重她的意愿.一辈子过着家里的生活,不是来了就能适应的.怕她不习惯.怕她再为了我们而委屈自己.人是健忘又善变的.所以,偶尔我会担心,担心以后几十年不在一起生活,会让感情变淡,会让自己忘记婆婆今天对我们的好.于是,我常常想,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牢记不忘。老人今天为我们付出的,哪怕我们将来回报十分之一,他们也一定是心满意足的.每每想及此,我的心里便酸酸的.10多年了,婆婆已经像母亲一样融入我的生命,像妈妈一样占据我心里重要的地位.再来说说我的妈妈,生我养我的母亲.有人这么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是啊,与母亲之间,是最朴素、最直接的血缘关系。不用任何客套、修饰与强化。对于儿女,妈妈总是用海样的包容,给了我们如鱼般的自在。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使我们茁壮成长,给予我们教育和开导,使我们学会做人.儿时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很忙,早出晚归,日夜操劳.但她对我的学习却是非常用心.灯光下,忙碌了一天的妈妈带着疲惫给我讲题,辅导功课.暑假里,妈妈总要借来旧书,教我把下学期的内容提前学习.因着妈妈的辛勤付出,那时的我,虽然贪玩,年龄又小,但成绩却没落下.等上了初中,妈妈就很少再给我洗第2页共3页衣服,也因此锻炼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14岁离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