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神经衰弱的成因与对策攸县钟佳桥中学王香兰【内容摘要】一些中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压力大,或生活中遭受挫折打击、人际关系不良,长期心理冲突、悲伤、恐惧、抑郁造成了神经衰弱。探明神经衰弱的成因,帮助这些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消除或减弱这种青春期常见的疾病,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点心得,现写下来与同行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中学生神经衰弱成因策略【正文】一、神经衰弱及其表现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这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1、容易感到脑力疲劳,如感到精神虚弱、头痛、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力差等。2、体力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3、烦恼、心情紧张、易激动,难以入睡、多梦、醒后依然感到困乏。4、可能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表现为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思维过于活跃,难以控制,而对于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思维却感到费力。5、有时会对光和声音敏感。6、有些神经衰弱者还会出现一些生理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月经紊乱等。二、神经衰弱的成因神经衰弱是以情绪不稳、失眠多梦,易于兴奋、易于疲劳、神经过敏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一般说来女生罹患此种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男生。高中生的学习更加紧张,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感更大,因此患者多于初中生。青春期学生罹患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过于紧张,压力大,或生活中遭受挫折打击、人际关系不良,长期心理冲突、悲伤、恐惧、抑郁造成的,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另外感染、中毒、脑外伤、长期失眠等其他消弱机体功能的各种因素及青春期学生性格方面的原因,如心胸狭窄、敏感多疑、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等,均能助长神经衰弱的发生。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将青春期阶段的实验鼠放进笼子里让其在紧张和压力下孤独地生活,结果发现,这些鼠成年后大脑海马区内突触体素的含量要低于正常水平。人脑中的海马区在记忆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突触体素是该区域一种关键蛋白质,它的多少可作为衡量脑细胞间关联程度的指标,其含量低意味着大脑活动相对较弱。通常情况下,人脑海马区中突触体素水平在18~20岁达到最高值,但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有过紧张生活经历的实验鼠其突触体素水平在相应年龄段内未出现正常攀升。研究人员称,新结果首次表明青春期承受的紧张和压力可能影响到成年后脑细胞间的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神经衰弱是由心因性障碍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过分紧张所致。大脑皮层负担过重,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调节机能便相对减弱。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弱化,易疲劳性增加,便产生了一系列全身不适的症状。如头昏头痛或头紧箍感,触觉、听觉、痛觉也异常灵敏,刺激稍强就忍受不了。病程较长的,可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这一切都表明,神经衰弱主要是由疲劳所致。疲劳既表现为生理的,又表现为心理的。生理疲劳的表现主要是,肌肉痉挛、感觉迟钝、动作失调等生理方面的反应;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没精打采、百无聊赖、1思维迟钝、情绪烦躁、记忆力下降等。轻微的生理疲劳可通过意志努力来克服,也可通过适当的休息来恢复。极度的生理疲劳则会使脑部损伤、神经崩溃,甚至心理活动也停止了。轻微的心理疲劳,除必要的休息和意志努力外,还可从改变态度、激发动机、增加兴趣等方面入手。不论是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若是暂时的疲劳状态,通过适当的调节可恢复。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极度疲劳就会导致慢性疲劳。慢性疲劳则不容易恢复,易引发神经衰弱。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青年人患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患者脑中往往存在某种激烈的思想斗争,时时被某种矛盾的心理折磨着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神经衰弱(一种尚未被实证的假设)。找到了神经衰弱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罹患神经衰弱的中学生消除或减弱之。三、应对神经衰弱的策略(一)“张”“弛”有机结合,防止过度疲劳现代医学证实,适度的紧张与积极的生活方式会激发人体的适应功能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当人们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