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思想再认识林东二小刘建华读了李希贵老师“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我对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书是李希贵校长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成果。主要从看课堂实例和教育方法与我国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体现美国教育学生的方法与我们教育学生的方法区别,李希贵的育思想值得我们老师去深思,特别是书里面讲到“如何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使我印象深刻: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其实我们并不缺少教育理念,真正缺少的到是躬行实践,教学中有些语言真是多此一举,比如说,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用老师在说,很好、请坐下。这样就扼杀了孩子自主做事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只是起着引领作用,激发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教师要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就缺少引领作用,缺少均衡的协调的生态。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从学生认知和出发点考虑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多问几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只有在课堂里不断犯错误,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允许学生犯错误。的确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处处设防,以尽可能避免学生犯错误。教师往往只给学生一些估计他们不会出现问题的事情去做,这叫预先提示,总之不希望学生犯错误。正如一首小诗中说道:让他做事,是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自责,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得到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收获。让它流泪,让它流泪中铸造坚强。这首诗虽然简短却意义深刻,令人深思。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给学生创设出充分探讨知识的空间,让他们从错误中获取知识。美国的课堂让学生感觉到是在自己家里上课,课堂真正体现了是学生的课堂,不像中国的学生老师走进教室起立、问好,相反他们按兵不动,回答问题时坐着回答,语言也不强调多么规范,而且学生还可以流动上课,每节课自己选择班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中国教育的“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只是喊口号,有些教育形式听上去很好,就是落实不到位。总之,教学中,我们确实要反思自己,对一些教育理论一定深入思考,领会理解,然后再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创设大量自主探讨、交流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要给与鼓励。对学生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框住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让学生从学校走向幸福的人生。这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