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案教学目标:土桥学区:张学兰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题目,解释。2.认读生字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幻灯出示思考题目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反驳的?3.三次侮辱结果怎样?三、学习第一次交锋幻灯出示第一次交锋的语句1.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只好”开城门?2.学生讨论完成填空,师生共同归纳。3.再次读句子,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四、学习第二次交锋1.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2.幻灯出示晏子反驳的话3.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说的话的含义。4.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那么,楚王说的“齐国没有人了吗”就成了一句废话。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勇敢”1.说说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出示晏子反驳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含义,并知道结果。3.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子,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4.最终的结果怎样?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事情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六、简单说说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全文作简单的总结。板书设计:晏子使楚/\只有访问狗国才进狗洞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只好陪着笑两国的水土不同只好赔不是从此,不敢不尊重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