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1971)男,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之际,李四光排除干扰,从英国秘密回国,历经周折,于1950年5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黄山、扬子江流域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证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李四光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7、奇怪的大石头学习目标:1、会读会认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大石头的怪,体会李四光好问的精神。读一读词语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捉迷藏地质学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zhe)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一、感受巨石之“怪”让我们到现场去看看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先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a.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b.李四光和小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c.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呢?二、感受好问精神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默读课文的三到六自然段,回答问题:1.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谁?2.他是怎么提问的?从课文中三到六自然段中找出来。老师又怎么回答的?用横线画出来。3.李四光又是怎么想的?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李四光和老师,读课文的三到六自然段,体会李四光好问、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读课文,填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三、揭开巨石之谜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怎么回答的?后来这个谜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1.李四光是怎么解开巨石来历这一谜团的?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得出了什么重大成果?(三分钟后,同桌交流,回答问题)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童年的好奇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同学们也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做贡献!课堂作业一、选词填空:著名闻名1.万里长城是()世界的景点。2.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二、比一比,再组词。悄()闪()坑()推()峭()门()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