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2)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学科(具有学科指导性。(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正式独立的主要标志!(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发展期:20年代—50年代,成熟期:60——70年代,完善期:80年代后。初创期:桑代克,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美国教育心理学主流,取向是以普通心理学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没有自成体系。发展期:主要研究领域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则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用“从做中学”的信条改造学校教育领域。苏联,维果资基在《教育心理学》中主张教育心理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力图以“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为理论基础构建具有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成熟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结合教育实际,60年代初,布鲁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实验研究。完善期:美国,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教育心理学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心理学之间的鸿沟填平(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目前,教育心理学处于快速发展期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3)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对认识的认识)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因材施教)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独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1.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20世纪60年代,普及教育年限延长和各级各类教育的蓬勃发展)2.幼儿教育科学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着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引进的最早的一本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思想—〉理论实践—〉社会构建(理解发展过程和基本阶段)一种教育思想(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阶段一门独立的学科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弥儿—论教育》,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裴斯泰洛齐1746-1827,把“遵从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付诸实践,即直观教学法。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欧文与“幼儿学校”,英国,1816年性格形成新学园,在学园中设立“幼儿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福禄贝尔与“幼儿园”,德国1840,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受进化论影响,在生物科学基础上,改观裴氏直观教学法,提出活动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活动本能的表现。恩物gift,确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教育原则。蒙台梭利与“幼儿之家”,意大利,20世纪后,1907年,幼儿之家,以策动心理学为基础,“有准备的环境”,只有当环境与儿童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发展才会自然地实现。感觉运动的敏感期,蒙台梭利教学法。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皮亚杰与幼儿智慧发展,皮亚杰1896~1980,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发生认识论”,以生物家角度提出智慧源于动作,其本质是适应。以其为理论基础的活动教学法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维果兹基与“社会建构论”,1896~1934,心理学家,反对生物学化的自然主义理论,历史—文化学派,主张用文化和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儿童心理的发展。最近发展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皮亚杰,活动教学法现代幼儿认知学习与教育的理论基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现代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