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武汉重启一周年个人心得感悟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范文1我的老家在离武汉不远的一个县城。去年疫情爆发之前,爸爸妈妈已经去广东了。因广东温和,弟弟们希望父母去广东过年。爸爸妈妈是在武汉解禁后回的老家。去年11月爸爸生病了,我请假回家陪爸爸看病。因爸爸在县城医院看病,没能对症下药,导致小病拖成了大病所以,我就带着爸爸去武汉协和医院就诊。医院的人不算特别多,但是也不少。第一次去武汉大医院,各种网上挂号、缴费、打卡等操作,老人肯定是搞不定的。当时想,幸亏我回来了。在陪爸爸住院前的一天,我因核酸检测结果没拿到不能进病房,我只能远远的看着爸爸自己拿行李,护士们就主动上来帮爸爸拿行李。还跟我讲,让我放心。我在医院附近订了一个酒店,根据导航走过去,但是到了一个路口,我有点不知所措,假如按导航走,就是要经过一个小区,假如不按导航走,就不知道怎么走了。打电话到酒店,酒店前台接的。前台问清我的情况后,说到“根据导航走,近些,不会错。我能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晚上走,有点担心。因为现在我是一个人在前台,否则我出来接您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挂完电话,我就在想,这难道是疫情带给武汉人民的改变吗?之前,我也在武汉住过酒店,但,好像没有这么好的服务意识?!爸爸就诊、住院期间,我能感受到每个医生、护士都很友好、很有耐心和爱心。真的是为病人着想,医者仁心!我在上海也与一些医生和护士相处过,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武汉的医生、护士给人的感觉真是如沐春风!疫情以前,我没有接触过武汉的医生和护士。但是,这次疫情之后,我接触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是像亲人一样的关照着病人。真的很让我感动。那次的武汉之行,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疫情之后不一样的武汉。武汉变得更温暖了!!!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城市!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城市!祝福武汉越来越好!祝福武汉的人民越来越好!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范文22024年4月8日0时0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闭76天的武汉重新开放。整整一年了,武汉、湖北、中国挺过了那段惨烈的劫难和萧索的时间,一切正在恢复常态。还记得,2024年3月中下旬,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开始撤离,警车开道,群众送行,还有人跪拜送别,医务人员与人群哭成一片,撕心裂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还记得,2024年4月4日清明时分,全国为疫情死难者默哀,这是2024年汶川地震之后,又一次动人心魄的国家哀悼。“武汉挺住,中国加油!”还记得,2024年6月20日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第一个程序就是为疫情死难者肃立默哀。海内外众多中国学生都经历了人生中最不寻常的毕业仪式……那时,我写下小诗记录难以平静的心绪:我们激荡心中的潮水,在劫难和萧索中,祈求上苍对逝者的抚慰。人类的强大可能是伪命题,小小的微生物,就可以摧毁我们的为所欲为。在全人类的灾难面前,我们回归生命初始的柔弱,去经历吉凶悔吝的轮回。虽然害怕,仍然前进,这才是勇敢。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范文34月8日,一场以健康命名的世界级盛会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如期举办,再次展现武汉的底气与自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作为中国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从被动防控,到主动应战;从千万居民完成核酸检测,再到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对比疫情防控这面镜子,武汉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城市进展的重中之重。4月7日,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沙湖港北路和礼和路交汇处的洪山区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它将与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一起,填补武汉市最后一个中心城区无三甲综合医院的空白。在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和黄陂区,4家平战结合性质的三甲医院拔地而起,均将于今年7月交付。与此同时,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质子诊疗中心、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也在同步建设。过去一年,武汉针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速医疗资源布局。根据规划,2025年前,武汉将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新城区12分钟急救圈,届时,全市急救站至少达到110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