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作者:汶拴昌单位:陕西省眉县首善镇新庄小学通讯地址:陕西省眉县首善镇新庄小学内容提要:人类已经跨入了新世纪,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的创新素质是什么,怎样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教师创新素质具备的内容、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来谈一谈自己对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粗浅认识。主题词:教师、创新素质、培养正文:联合国教科文组总干事冯约尔指出:“我们留下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目前实施创新教育,其目的就是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子孙后代。众所周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条件。创新是指推陈出新、是创造性地运用或改革、创造,也包含新的思维与大胆地探索。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创新就是着眼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一切改革。教师的创新素质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的内容。1.创新精神: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2.竞争意识:竞争是创新的动力。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必然要对旧事物挑战并扬弃,并不断以新眼光、新知识、新方法去达到“为先”,这必然要走新路,敢于创新。3.开放意识:封闭不能创新,只能因循守旧。开放就是对比,纵横比较,表里比较,比较中找出差距,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创造思维: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认识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5.实践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必须是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空想、空谈不是创新,教育实践是创新教育的起点与归宿,离开教育实践,一切创新充其量不过是“设想”。6.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必须具备献身教育,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必须具备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经受得住挫折考验的坚强意识;具有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求真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创新教育的要求,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便尤为重要。我认为培养教师创新素质,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这是教师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条件。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从更新教师思想观念开始。首先是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创新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因此要求教师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而转变“学生观”,即而向所有的学生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二.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这是教师创新素质培养的根本。其实质是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程序和模式,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角度出发,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的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新颖性和实效率。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是设计教育教学方案能力的提高。这里指确立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环节要具有新意、高效。教师要从所面对的学生的特定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大纲要求的共性与学生丰富的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最大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其次是永远追求新知识和不懈于教育科研的能力。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一捅水”与“一碗水”的陈旧观念,努力使我们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识。惟有如此孜孜不倦求新索异的教师,方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科研能力是更为高级的、根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科研兴教”的号召已经吹响。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创新素质的重要方面。再次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出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