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节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教学重点:课文描写泼水节的欢乐场面,体会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欢乐心情。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课件导入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二、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读后交流:读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泼水节时间--凤凰花开了(春天);一年一度--每年一次)3、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先读读句子,再和同桌讨论讨论吧!4、“迎”告诉我们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心情怎样?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第一自然段?5、指名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齐读。(“一年一度”读重音。)三、导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泼水节这一天终于到了,傣族人民是怎样欢度这个快乐的节日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2、读后讨论:(1)人们为泼水节做了些什么准备?(2)清水里滴了香水,撒上了花瓣,一定有特别的含义。老师也想读其中的两句,请同学们仔细听,做一个认真倾听的小评委。师读。(故意丢掉“早早”和“早已”两个词。)读后交流:老师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师:是啊,这两个词把人们喜欢过泼水节,想过泼水节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了,读的时候应该加重语气。自己读一读,试一试。生各自练读。指名读。3、出示课件(泼水节录像)。欢乐的时刻终于到了,那底是什么样的场面呢?人们的心情怎样?请看:4、交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自由汇报,从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方面讲。)5、讨论:(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欢乐的场面的?指名读文中有关句子。(课件出示句子)(2)提问:人们在泼水时用了哪些动作?(板书:互相追赶灌泼)指名表演:你舀一大瓢水,往同桌的衣领里灌一灌,来个慢动作哦!师:像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直浇下去,这就是灌!指名表演:端起盆,高兴地泼一泼!说一说泼和灌的区别。师:泼的距离要远一些。说得好!演得好!(3)泼水节上,老人、小孩、青年拿着水瓢、端着脸盆,你灌我,我泼你,尽情地泼洒,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人们的心情———(高兴)(板书:脸笑开了花)当时的气氛——(板书:欢乐)6、出示课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开始泼水了,大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我端盆向你身止上。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人人。填后,指名用欢快的语气读这句话。7、讨论: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举办泼水节?每个人身上都湿淋淋的,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吉祥如意、幸福”,多美好的词语啊,咱们把它记下来吧。(板书)谁能用“幸福”说一句话。8、拓展延伸:来,让我们也加入到泼水的人群中吧,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向你的好伙伴、你好老师吧,把你心中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吧!四、导读第三自然段。1、过渡:在椰树掩映的竹楼下,在铺满炎红火红的凤凰花瓣的街道上,小伙子们拍打着欢快的象脚鼓点,姑娘们唱着动听的傣族歌谣,跳起优美的孔雀舞。人们还举行了什么活动呢?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读后回答3、小结:这真是欢乐的节日、幸福的时候。夜深了,人们还不肯离去。五、总结全文1、哪位小朋友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他配上优美的音乐,把你们的欢乐传递给我,传递给每一个人。2、此时此刻,小朋友们想说说什么心里话?3、教师总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他们用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表达美好的祝福,歌唱幸福的生活。我们祖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课后查找一下资料,他们都有什么欢乐的节日。板书:20、欢乐的泼水节互相追赶灌泼脸笑开了花欢乐吉祥如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