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毋庸置疑,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一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的教学形式,但在运用这种形式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或只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场面很是热闹,甚至轰轰烈烈,究竟学生在讨论什么,达到什么效果,不得而知……这些问题的出现足以说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知道该怎样学、怎样讨论和交流。那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知怎么办时,教师应当怎么办?我认为,弄清不知“怎么办”的症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觉得应该从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我是这样做的: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我通过开班会,使孩子们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在班会中,他们把收集来的有关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合作学习的思想指导。2、尊重学生合作学习的选择。我在一次说话课中是这样做的: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自我介绍,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小朋友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充。(学生同桌互说)(教师巡回帮助说话有困难的学生)师: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了,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吗?6人一个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教师按照异质分组,把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进行均衡,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师:各组推荐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上台向全班介绍自己。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如我在语文课《看雪》一课中没有按文中的写作顺序逐段讲解,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然后设计了最能触动学生敏感神经,最易激活学生敏感神经的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问题是:你们这么喜欢雪,台湾小朋友就不喜欢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结合课文语句热烈地讨论着……4、细心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低年级孩子进行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只是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我是这样做的: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前我都给每个组长发一张信息卡,上面印着一个表格,分别有每个成员的名字,还有嘴巴、耳朵、铅笔、问号几个图标,分别表示发言情况,倾听情况,获得答案,提出质疑。小组长根据组员表现,用符号把组员发言、倾听情况记录下来,也把合作学习结果简单记录下来。由于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多,书写速度慢,我尽最大可能减轻他们的记录负担,如:在学生字的合作学习中,我让他们把自己原来不会,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的字在自己的书上用圆圈画出来,一来节省记录时间,二来便于以后复习有针对性。5、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结合低年级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的情况,同时应该给孩子们正确的导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次在他们合作学习的时候,我都拿着记录本参与他们的合作学习。因为我想记录每组的表现情况,总结时让他们评选优秀合作小组;同时,我也想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进行详细讲解。可能有人说,桌间巡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班级孩子那么多,要想总结时全面具体,教师采用记录的方法富有成效。我就是从以上案例中寻找出一些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知怎么办的方法,现总结如下仅供大家思考。1.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进行策略分配。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理分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通过明确的策略分配,促进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从那节说话课中可以看出,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避免了出现学生不知怎么办的情景。从好朋友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