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索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这不仅是每位一年级数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首要教学任务,也是学校和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我们应摒弃不科学的教学理念,从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去分析问题,把影响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障碍因素去掉,从而更好地完成一年级教学大纲给予的任务。下面是近年来,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思考与探索中的点滴心得。一、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着实提高教学效率一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交替转换时期。学生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阶段跨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一年级,既感到向往也觉得陌生。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言行举止各方面表现很不稳定,常常出现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案,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一)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一节课的成败首先要看教师怎样设计这节课。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这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这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好的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设计的手段。科学有趣的课堂艺术是提高一年级数学学习效率的源泉。我发现在全国很多获奖的一年级数学课例中,教师们都把课堂艺术运用到极致。教师们不管是运用情景法、游戏法、视频法,还是顺口溜法等都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的。我忘不了在全国获奖的数学课例集锦里,有一个课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教者上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一开始老师紧扣学生心理,用一段关于迪士尼猎狗摆弄各种各样卡通时钟的搞笑动画导入新课。这段新颖有趣的动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兴趣,他们兴趣盎然并很快融入到学习中,谁也没开小差,大家都认真地参与,整节课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在快乐中轻松地认识了时间。(二)制作艺术性与实效性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深知,多媒体课件是一个教学手段,只有遵循教学的实际需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独特的教学功效。我们要把学生喜欢的颜色、声音、图片和视频融合在数学知识点里,设计出高效实在的课件,这才能在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数学多媒体课件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延长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把知识点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令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我在制作《第几》这课的课件时,除了出现课本的主题图,还用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动物形象。在这个课件里,我以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等形象设计了一道数学排列练习题。学生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卡通竟然出现在练习题上,顿时眼睛发亮,一个个乐开了怀。他们很快集中精神思考,开开心心地快速完成了练习题。可见,一个符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并使艺术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对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三)紧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拓展性的实效的课堂练习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堂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从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三个层面出发,围绕教学内容,突出本年级学生的特性。做到紧扣学生的心理特点,目的性明确,题型丰富,具趣味,重实效。这不仅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上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规律知识,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练习,把图形的规律拓展到声音、动作的规律。上课时,我一边播放单音循环节奏音乐“嘣喳喳、嘣喳喳、嘣喳喳……”,一边亲切地说:“同学们,你的小手能跟着美妙的音乐拍出有规律的声音来吗?”一听这,学生的兴致马上就来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学生兴奋地和我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重复做一组动作,先拍一次手掌,再轻拍两次桌子。在拍节奏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声音和动作的规律。(四)活跃学生的创意思维,设计娱乐型亲子型的课外数学游戏今天的素质教育明确规定要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