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高三复读生考试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针对一名高三复读生由于考试焦虑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本案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原因进行探讨,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并使用放松训练加以辅导。帮助求助者解除情绪困扰,使其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咨询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求助者学生刘某,男,19岁,某高中三年级复读生,独生子。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母亲务农,家庭和睦,经济状况一般,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二)个人问题与现状求助者妈妈叙述:求助者从小学习好,生活顺利,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表扬,不喜欢别人批评。性格较外向、要强,什么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自从上了高中后,更加在意自己的学习,立志要考到广东的一所重点大学。由于第一次高考差6分与高考失之交臂,因此,在复读的过程中,经常将考试成绩与高考分数线相比较以及与高于自己的同学进行比较,过了当年的分数线就高兴,高于别人就特别高兴,否则没达标,成绩低了就会愁眉不展,甚至有厌学情绪。第一次由于紧张而高考失利后,求助者呆在家里将近一个月,跟家里的人交流变少,也不出去活动。后来决定复读,去了原来就读的学校。由于基础比较好,刚开始还能较好的适应,努力学习。中间有一次模拟考试,求助者的成绩稍稍靠后,离理想成绩比较远。后来就发现自己一考试就紧张,大脑偶尔出现空白的现象,考试越来成绩不理想。求助者自述:现在不能静下心来复习,每次想到考试就害怕,担心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一想到每一次的考试就紧张,在考场上做题,思维反应迟钝,好像什么都想不起来。平时复习时很多题都会做,可到考场上就是发挥不好。现在高考越来越近了,很担心现在的状况,不知怎么办。本来就已经是复读生了,很害怕再一次高考失利,特别在意自己每次在考试中的名次。老师也曾找过自己,询问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让自己反省自己,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住。看到别人都在认真的复习备考,心理又嫉妒又自责。最近发现自己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也开始下降,入睡困难晚上经常做梦,总想着要好好学习。想到高考快要来到就紧张不安。希望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改善现在的情况。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知力正常。说话期间身体比较紧张,语速较快。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认识,逻辑思维正常,衣着整洁。语言清晰有条理,积极主动求助。三、评估与诊断(一)根据收集的资料,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对考试出现焦虑而感到痛苦。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感觉压力大,看到别的同学认真复习、想到考试就焦虑。最近出现入睡困难,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3.相关资料:(1)求助者好强,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2)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一向优秀,喜欢成功,不喜欢失败。(3)第一次由于紧张而高考失利,对其心理产生影响。(5)觉得高考要来到,害怕再一次失败。不想别人看不起自己、太在意考试成绩。4.资料的可靠性: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助欲强,态度诚实;与妈妈提供的资料一致。5.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症状的表层是由对考试的焦虑心理所引起的。其背后的实质是由于求助者过分追求成功,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所引起的。6.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社会学方面:求助者在经历了一次高考失利后,体会到了紧张焦虑的感觉,对其以后的心理产生影响。复读过程中偶尔一次考试不理想,让求助者重新体会到了焦虑、紧张的情绪。想到自己是复读生,继而出现了一定要成功,否则会被别人看不起等的不合理的信念。在出现负性情绪时,没有得到周围社会系统的及时支持,未能帮助其进行积极调整。加上求助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自己期望值高,加深了其对考试和复习的焦虑。心理学方面:从求助者自身讲,求助者性格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