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专业成长的生力军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就立誓要在此发光发热,实践人生价值。就凭着这份热忱,我钻研教材,研读课标,研究课堂,认真备课,兢兢业业地践行着我当初的决心和那份执着。收获了成功和希望,站稳了脚跟,并且在我校数学学科也算小有成就,心中不免沾沾自喜。但是我们主抓教学的校长同我的一次真心畅谈,让我感觉,我在专业成长方面尽管看似有所建树,但是走得太轻,留下的痕迹不够鲜明,二十年后,回忆起来也恐怕呈现断片效应。校长说:“趁年轻,有想法、有思路、有决心、有能力,何不把你自身优质的东西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升高度,总比“空中楼阁”来的真实,更有助于你的专业成长。”听了校长的一席话,顿感自己实在肤浅,于是下定决心要寻找我专业成长的生力军。经过认真反思和多方探讨后发现,将助我专业成长的最佳生力军是: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乐于研究。我就在此三方面下功夫、做学问,相信我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将近几年的三方面努力总结如下:一、勤于学习--为我专业成长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㈠阅读学习,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剂下午茶。使我的教学不落俗套,推陈出新,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适应新教材、新形势,助我成长。⑴读数学的各个学段的教课书,把握脉络,整理思路,明确教学方向和深度,承前启后,搭好各个学段的衔接桥梁。⑵读课外专业成长的书目,如:《小学数学》、《中小学数学》等,了解教育风向,专业知识的近距离分享,经验交流,为自身教学提供很大的学习空间。⑶读教育名著,陶冶情怀,净化心灵,完善自身人格和生活情调,树立积极的人生导向,对自己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感染力。⑷读班主任丛书,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问题,了解学生习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教学。阅读班主任丛书,结合本班学情,是助我教学成功的一臂之力。㈡外出培训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只有真正的走出去,不仅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更能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增强勇气,相信自己也能够真的走出去;与名师沟通交流,提升发展空间。㈢备课组内交流学习。备课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的工作中心,是教师教学专业化成长的主阵地。二、乐于研究--为我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研究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教育教学形势的思考,以及教学规律性和共性的知识点的发现和整理等等,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心血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自己的专业层次更上一个台阶,使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突出,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⑴做学科研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变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适应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做学科研究,提高对专业化知识有个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的做学科研究才能具备更加广泛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知识,从而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⑵做课堂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一些行为,可能都会对课堂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钻研课堂,研究课堂上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如:听课问题,答题问题,接受情况和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激活课堂还是抑制课堂?……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使课堂人性化,生活化,情趣化,良性化,朝着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有助于高效课堂的生成。三、善于反思--为我专业成长铺好了跨越的基石没有反思的课堂将会成为一潭死水,是毁灭人性的;没有反思的教学是狭隘的,肤浅的;没有反思的知识结构是死板的,扼杀天性的。所以,教师们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就应该不断总结自己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为成长的跨越铺好基石。⑴反思课堂及教学行为。反思课堂预设是否够全面,以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是否巧妙应对?反思课堂上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是否找到了平衡点,达到共鸣?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肢体语言等的教学行为导向是否恰到好处,起到辅助教学,支撑课堂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