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美丽的夏牧场》崔艳丽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平稳的气息、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美丽的夏牧场》。2、通过学习歌曲,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的民族风情,体验新疆的自然风光。3、创编并初步掌握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律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演唱实践,感受歌曲音乐风格、情绪的变化。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够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主题曲,师生律动。师:老师表演的这段舞蹈是哪个地方的?生:是新疆。师:新疆自然风光秀美,物产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居住着许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现在咱们就通过大屏幕去新疆转转吧!(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舞蹈导入,并用旅游为主线贯穿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二、观赏风光片——走进新疆(大屏幕)。1、通过图片、及风光片介绍新疆。1)民族之苑、精美服饰2)风味饮食、瓜果特产3)民族歌舞、节日庆典4)自然风光、著名景点师:这是哪里呢?阿凡提已经把我们带到了哈萨克美丽的夏牧场。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播放歌曲范唱。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课件出示课题——《美丽的夏牧场》(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文化的挖掘,激发学生对美丽草原及居住在草原的各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关注,更加热爱草原音乐,并顺利导入新课。)三、新授歌曲:《美丽的夏牧场》1、播放歌曲范唱哼唱旋律。师:让我们再次来感受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用“啊“音随歌曲范唱哼唱旋律。2、学唱歌谱(1)教师分句教唱歌谱。师:(你们的声音可真美),跟老师来唱一唱这美妙的旋律吧(2)旋律特征,学唱歌谱。(划拍视唱)注意第五句要连贯流畅、优美抒情。师:同学们唱的不错!你们听出这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吗?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生:一、三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二、四、六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师:二、四、六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吗?仔细观察。生:不是的,二、四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第六乐句与二、四乐句的旋律重复,节奏变化。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重复的乐句,降低了曲谱学习的难度。师:你觉得哪儿唱起来有困难?(提示16分音符的唱法。)(3)随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曲谱。师:完整唱一遍歌谱好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行。3、歌词学习(1)请学生朗读歌词第一段。师:这首乐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也宛如一首优美的小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歌曲第一段。(2)随教师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师:跟老师把歌曲第二段朗读一遍。(3)解释歌词。师:歌中唱到了夏牧场的哪些美景?生: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是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旁,阿肯在弹唱。师:这里的景色实在太迷人了,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用课件来解释歌词。你们知道“阿肯”是什么意思?师:老师告诉大家,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民间歌手的尊称。阿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词自弹自唱,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大家特别尊敬他们。(打出阿肯的图片)4、歌曲演唱练习。(1)分句听唱歌曲第一段。(2)整曲听唱歌曲第一段。(3)解决重难点:师:(唱第一段)唱得真棒!你认为哪一句最能表现人民的喜悦心情(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师: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注意“啊”的地方气息的连贯。(4)自学第二段。师:同桌合作自学第二段。(5)找出难点,互相解决。(6)抽个别学生展示。(7)集体演唱歌曲第二段。师:你们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会唱了,咱们来完整的、有感情演唱这首歌,听好前奏。(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全曲。师:歌曲的旋律起伏流畅,优美动听,充分表现了新疆哈萨克夏牧场的美丽景色,请同学们根据乐谱上标的力度处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5、欣赏歌曲合唱。师:唱得真好!刚刚我们是齐唱这首歌,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种演唱形式,听听他们是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夏牧场的美丽的!(放《美丽的夏牧场》合唱曲)(1)、多媒体播放歌曲合唱。师:这是什么演唱形式啊?师:他们到底哪些方面比我们唱的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