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6孔繁森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联系上下文辨析“请求、恳求”的意思。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难点:辨析“请求、恳求”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复习词语,出示:优秀援藏地震孤儿抚养请求献血恳求勉强答应营养费帮助藏胞热泪深情根据以上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6课《孔繁森》。板书课题:16孔繁森2、明确目标通过读文思考,看看孔繁森有哪些动人的事迹打动了我们的心,他又有什么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预期效果相信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动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民主导学第一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孔繁森,齐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援藏?(支援西藏)文中指孔繁森是从其他省份调去支援西藏工作。孔繁森的老家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山东聊城,他原来在山东聊城地委工作,后来调去西藏工作。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优秀的援藏干部呢?板书:优秀孔繁森在西藏工作10年,先后两次赴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那么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哪两件事呢?板书:收养藏族孤儿献血帮助上学哪一段写孔繁森收养孤儿呢?第2自然段任务一:学习孔繁森收养藏族孤儿,体会他关心藏族人民。1、任务呈现学习策略: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句话写了他是怎样对待这三个孤儿的?用——画出。回忆爸爸妈妈是怎样抚养照顾你的,想象孔繁森是怎样抚养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曲尼、曲印和贡桑的?2、自主学习按要求自学,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教师组间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小组展示:共有三句话,每人读一句。出示: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想象说话:半夜,只有5岁的贡桑尿床了,孔繁森———————。一个寒冷的大雪纷飞的冬天,7岁的曲印感冒发烧,高烧39度,孔繁森—————————————————————。上体育课,在长跑比赛中,12岁的曲尼不小心摔倒,胳膊骨折了,孔繁森———————————————————————。把你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体会到什么?(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儿童),板书:关心人民正如文中所说,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谁能把这样的感情带进去,有感情地读这句话。齐读。任务二:学习孔繁森献血帮助孤儿上学,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1、任务呈现学习策略:细细地品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最后为什么又答应了?藏胞们事后为什么感动得流泪?找出有关句子画——。2、自主学习按要求自学,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教师组间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小组展示:出示: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夜里、悄悄地”说明孔繁森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献血,可见他的举动多么无私!“请求”说明他提出献血的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出示:医生见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医生不同意他献血的原因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当时他已经50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献血对他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出危险。出示:经孔繁森再三恳求,医生才勉强答应。孔繁森不顾个人的身体情况,还是恳求医生同意他献血。假如你是孔繁森,你怎样再三恳求医生,老师当医生。情景表演,生评够不够真诚,够不够诚恳,是不是再三恳求。请求、恳求都写出了孔繁森要求献血的迫切心情,恳求比请求的程度更深一些。他献血要用来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么迫切要求献血呢?出示: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这件事背后的感人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教师讲述:孔繁森每月都要买几百元药品为藏胞治病,接济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还要赡养老家90高龄的老母亲和提供两个孩子的生活费,没有钱给曲印和贡桑交学费。他请山东老乡小杨开车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小杨知道真情后,一把抱住孔繁森哭起来,说:“咱们再难也不能去卖血呀!”医生刘业香也是山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