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主备教师:执教教师:()教学内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P45例5)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运用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教材介绍了按月、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作为练习题。学情分析:学生容易想到按月计算的思路,根据已知的出发、返回时间,可以知道整个3、4、5、6月都在外面,7月有26天在外。要注意的是3至6月中有两个大月(有31天的月)、有两个小月(有30天的月)。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不完全相同。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总课时:1课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预设: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可以通过投影或课件展示例5的画面、说明文字和问题。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应当让学生明确:科考队3月1日出发,7月26日返回;要求的问题是科学考察实际用的天数,而不是计划用的天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二、新知探究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汇报:(1)31×2+30×2+26=(31+30)×2+26=61×2+26=122+26=148(天)(2)7×21+1=147+1=148(天)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三、实践应用1.P46—47练习八的1、3、7、8题。先独立思考再全班汇报。2.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四、总结提高1.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2.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教学反思: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