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管理引导交流社会团体是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团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止19**年底,全国共有社会团体16.5万个。从总体看,我国社会团体发展是健康的,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扩大国际交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社会团体是群众的结合体,国际社会也称其为第三部门(指对政府、企业而言),在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抓好对社会团体的引导和管理,促进我国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是维护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团体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社会团体管理工作事关稳定大局。近来,我国社会团体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如非法社会团体增多,活动猖獗,其中有的在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领域进行破坏活动,有的利用我国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敏感问题企图制造事端,有的采取境外注册、境内活动的方式与我斗争。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社会团体同我进行“合法”斗争,他们往往以社会团体的身份出现,以学术研究或慈善捐赠为掩护,以资助、合作为手段,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特别是气功组织泛滥,一些人打着气功健身的幌子搞愚昧迷信,诈骗钱财,甚至进行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一些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为目的的非法组织,对我国社会和政治稳定构成了重大隐患,危害极大。“法轮功”邪教组织就是突出的一例。同他们的斗争,是严肃的政治斗争,关系到党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掉以轻心。第二,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团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服务、协调、第1页共7页中介、监督等功能。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十五大要求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并以此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社会团体结构不够合理,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并且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还很少,在全国性社会团体中,行业性组织仅占23%左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建立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因此,我们对社会团体必须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第三,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是促进我国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团体尚处在起步发展时期,自律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还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社会团体成立时就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的,成立后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社会团体违背非营利准则,从事营利性活动,设“小金库”,私分财产,有的甚至搞非法集资,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有的社会团体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有的社会团体内部闹不团结,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内耗严重;有的社会团体负责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个别社会团体甚至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因此,加强社会团体管理,全面提高社会团体的整体素质使其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第四,做好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宪法同时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因此,结社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自由,必须以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对公民的结社行为进行规范,对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权利的结社行为进行限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准则,几乎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要对公民结社进行登记和管理。可见,做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是增强公民依法结社意识的需要。同时还应当看到,目前有的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社会团体第2页共7页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登记管理机关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