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何埂镇水碾小学2015年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校本计划为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奠定基础,使每位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校次信息技术培训以班班通系统、语音教材、电子白板为重点,着重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实际,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把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措施,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培训”的原则,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二、培训目标和要求(一)培训目标使教师能够了解电子白板及班班通系统、语音教材使用方法;使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将信息技术和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逐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二)培训要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制订教师分期培训计划和方案,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序列,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要求如下:1.培训计划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一致,目标明确、内容切实创新、责任明确;2.遵守培训考勤制度,有事履行请假手续;按时出席,不迟到,不早退;3.集中培训时,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笔记;4.做好及时沟通、反馈记录,灵活把握培训动态;5.被培训人员(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要全程参与、考核达标;6.遵守机房规章制度。三、培训原则和形式(一)培训原则1.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2.坚持以在岗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主、讲授为辅的原则。信息技术培训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二)培训形式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四、培训内容及安排培训学时:每月5学时,共25学时。培训内容:见附表《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表》。培训对象:除男50岁、女45岁以上的其他全体教师。培训时间:一般为星期一学习时间(可假期集中培训)。培训负责人:阳军。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五、培训考核培训活动考核参照《教师校本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办法》进行。1.以培训评价小组参考其学科教学、教研等成果,采取鼓励式抽查评价。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结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以教师培训学习情况、培训考试及作品评价为依据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培训学习情况、答卷、心得体会、课件作品、论文、听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各占一定分值进行量化,时间可以分散在培训中。六、奖励奖励原则是表彰个体、鼓励整体,鞭策后进;奖励标准:从参加培训教师中按一等奖3%、二等奖5%、三等奖7%的比例进行奖励。并从各教研组中评出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奖。七、保障机制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黄寨彬副组长:阳军李伟成员: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永川区水碾小学2015年5月16日附表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表课时内容培训地点备注1-5班班通电子白板系统培训系列一多媒体室6-10班班通电子白板系统培训系列二多媒体室11-15班班通电子白板系统培训系列三多媒体室16-18语音教材培训系列一多媒体室19-21语音教材培训系列二多媒体室20-25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多媒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