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学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西平县专探初级中学王军政怎样教育学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1西平县专探初级中学王军政我国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是:汉字规范化;推广与普及普通话;推广《汉语拼音方案》。语言文字规范化重大意义大致为:现代化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及社会的广泛交往;对外交往,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说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书写规范的现代简体汉字,为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做身体力行的事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身负重责。。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也承担着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教学呢?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我们要合理有效的规范语言文字,一、利用课堂主阵地,合理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尤其是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1、细化落实,规范读音学生在校外基本都使用方言,而课下学生也是经常这样,特别是我们这一区域,虽然方言与普通话很接近,但在读zhi、chi、shi以及r的读音时还是要有不少学生困难,发音不是非常到位准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耐心的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使每个音节都到位为止。中国汉字的读音丰富,一个字与不同的字词组合,它的读音也不相同。这就是多音字。在学习多音字的时候,我们要反复强调这个字不同读音。可以在课上将这个字的多种读音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组词,老师和同学再共同进行纠错。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也使学生区别和掌握了这个字的不同读音。在后面的教学中,再遇到这个字可以再进行一次补充,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字的掌握。课上老师讲课,学生回答,师生交流,都统一使用标准普通话。这是规范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的普通话是给学生示范,所以老师的字字句句首先要绝对的规范正确。上课时一旦发现学生发言中的字音没到位,就应及时进行提醒纠正。尤其是以前就教过的字,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好。绝对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蒙混过关。讲授新课时,读通顺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读通读顺文章,就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每个字都掌握的很好。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都会比较认真的看清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自主认读生字。课上老师就应抓好对生字认读的检验工作。及时强调生字新词的读音、字形以及使用方法。形近字,音近字都要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区别,用自己的方法掌握文中的字词。决不能闹出就半个部首认读字的笑话。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是没有把握的字、似曾相识的字时,不能一带而过,而要踏踏实实的问老师问家长问字典。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有很多渠道,而课堂是检验他们掌握情况的最关键的一站。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重视课堂,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有效规范语言2文字。2、严谨务实,规范语言规范的语言文字不仅是每个字的正确发音,更应该是每个词语的合理搭配,每个句子的正确表达。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后甚至课上的交流中常常出现方言式普通话。就是普通话中夹杂明显的地方方言。比如,我们的孩子经常会用的一个口头禅就是“啊”,尤其问问题的时候,“啊是这样做啊?”或者“老师我这样做啊对?”“啊好?”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制止这样的表达现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合理表达,科学规范的进行沟通交流。现在的新词汇特别多,新新人类们的语言也是比以往更为丰富灵活。各类词语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接受这些新词语的时候,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尤其是现代诗歌中的词语,像“思念着你的思念”,我们在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韵律美,意境美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这样的用词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规范的,它只属于诗歌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