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朝阳小学一年级吴亚辉《老树的故事》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的设计了一系列亲切熟悉的环节。整堂课我以老树的身份出现与同学们交流、学习。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得积极主动,参与面广,热情高。一、是通过谈话激发起学生对老树故事的渴望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老树图以及讲故事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及兴趣。二、是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儿童诗的情趣,读中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读中感受儿童的天真与好奇。让学生读出问句的语气,读出天真与好奇的语气。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增强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自已对老树提问,自己回答。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四、是开展多种活动营造氛围。想象老树经历过的事情并编成故事,扮演增老树讲故事,扮演老树上的鸟儿、扮演对老树凝望、提问题的小朋友,扮演老树回答小朋友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为学生的语文实践创设更好的空间。五、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选择读书小组的:有的齐读;同桌互读形式不一。选择表演小组的,由组长分工,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感受到了与人相处、共同成长的快乐。六、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变得开放,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评价的目的不再只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展现自己,欣赏他人。教学完这一课后,觉得在设计上除了以上可取之处以外,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让学生个人展示读课文的次数太少了,学生的朗读水平由低到高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此应该再多安排一些读书的环节。其次是“表演家”的环节不太可取,只能使一部分学生受益,大多数学生不能参与到其中。世上找不到一个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有一节完美的课。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能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思,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我相信,我们在教学上一定会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