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班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大港二幼黄丽霞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正如清初思想家颜元所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如今,我们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而讲文明懂礼貌则是做人的基础。幼儿期尤其是幼儿园小班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结合小班教学实际,对幼儿文明礼貌教育进行了可行性的尝试。镜头一:我们小班开学的第三个星期,在一次自由玩玩具的活动中,煜程大声的说:“老师,她抢我的小玩具。”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对面的晨玉小朋友。我还没来得及说话,晨玉小朋友说:“老师,是他抢我的小玩具呢。”我走过去一看,所有的玩具都在他们两个哪里,别的小朋友手里就几个……反思: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条件优越,他们是家庭里的小皇帝,温室中的花朵,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试想一个缺乏文明礼貌教育,不懂得如何交往、和平共处的人在现代社会里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镜头二:在一次自由活动的时候,来了一位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看了看,又忙着玩自己的玩具。此时我就马上提醒小朋友:“老师来了要怎么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有的小朋友马上醒悟过来打了声招呼,而有的小朋友眼睛看着玩具,手里玩着玩具,极不情愿的叫了声:“老师好”。反思:文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但是,是不是要发自内心?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与提醒,但是像有的小朋友手里玩着玩具或醒悟过来说了声“老师好”是为了听老师的话呢?还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究竟有多大意义?镜头三: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吗?”幼儿答道:“有礼貌的孩子老师才喜欢。”有的小朋友说:“有礼貌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五角星。”反思: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说几句礼貌用语老师就给予五角星表扬,这就是孩子眼中的所谓礼貌。当然表扬鼓励孩子对的行为固然重要,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剖析文明礼貌教育更深层的含义?否则只是培养了一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这一品德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文明礼貌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而它的本质是幼儿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通过与同伴交往的亲身体验,感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会让人受到欢迎。幼儿的认识是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们可能记了,但不容易理解。所以不易与行为联系在一起。正如前面的例子,或许平时幼儿会说“对不起、没关系”等,但真正运用并自觉使用,实非易事。因此,应该注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就前面的例子,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疏导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让他们在此时此刻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原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使幼儿亲身体会到讲文明、有礼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和谐。幼儿会留恋、热爱这个集体,他们也会更乐意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二、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爱心教育要从幼儿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引导幼儿说说:“你从小受到谁的照顾?他们是怎么照顾你的?那你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开展学会关心,学会爱的主题活动。如:《我爱我家》、《我爱小朋友》《我爱老师》等等,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老师、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关心父母、老师,并把这种关心付诸于行动和言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有爱的行动。如:父母下班回家后,会给父母拿拖鞋换,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帮助你。”在幼儿园老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说:“老师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让幼儿认识和体会到不同职业劳动的价值,理解生活离不开各种职业,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