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演讲稿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客观总结过去一年农口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2018年农口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主动作为,2017年农口工作成效显著过去一年,全市农口工作紧紧围绕追赶超越、脱贫攻坚主线,积极应对强秋淋自然灾害,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助力脱贫攻坚有力有效。以脱贫攻坚统揽农口工作。产业脱贫坚持长短结合,培育大产业、大龙头、大品牌,推动大扶贫,千村千园产业扶贫工程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走在全省前列,《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集中报道。生态脱贫千村千处山林经济示范点建设全面铺开,生态护林员政策全面落实,宁陕生态脱贫模式全国推广,央视《新闻联播》《陕西日报》专题刊播。水利脱贫千村千处水利扶贫工程加快实施,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x处,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水利扶贫经验全省交流。兜底扶贫的安全网更加牢固紧密,农村低保、五保建档立卡比例分别达到x,兜底扶贫考核全省第一。当年脱贫的122个贫困村建成农业园区73个、合作社x个,启动建设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x个、认定市级示范点40个,龙头企业+农业园区+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全省推广。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安康召开,安康被确定为全省唯一残疾人脱贫攻坚示范市。(二)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实现农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增速全省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增长x增速全省第一。五大特色产业势头强劲,生猪、富硒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加快转型升级。生猪产业在环保压力大的情况下,稳定第1页共16页发展x万头,出栏309x万头,稳居全省第二,新发展阳晨产业联盟代养模式x家,规模养殖场和科技水平保持全省第一。茶产业规模、质量再创新高,新建茶园8万亩、低改6万亩、产茶3万吨,茶园总面积84万亩,位居全省第二。新启动建设魔芋重点镇12个、重点村50个,魔芋面积达36万亩,位居全省第一,新增魔芋精深加工企业4家,实现精深加工企业县区全覆盖。新建核桃园x万亩,核桃面积达x万亩,位居全省第二。生态渔业加快转型,水产品产量4.5万吨,位居全省第一。蚕桑、中药材、烤烟、富硒粮油等传统产业稳固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认定市级园区56个、县级园区x个,汉阴富硒农产品加工园区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全市各类农业园区达620个,其中省级园区36个、市级园区x个,农业园区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7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1家、市级x家,认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60个、职业农民x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市级职业农民协会,职业农民和实训基地数量居全省首位。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强化。与中国农科院的院地合作持续深入,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带领专家团队,在安康召开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科研创新工作会,成立14个富硒科研创新团队,构建国家级首席专家+地方学科带头人+科研推广单位+现代经营主体协同创新产业发展体系,转化利用科研成果3项、研发产品5个,研究制定富硒产品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10余项,天然富硒茶标准即将颁布,富硒猪肉标准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按照共享共建共赢的原则,安康学院与市县区科研院所和农业园区正筹备组建安康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技人员培训走进中国农科院、西农、浙江大学,百支科技队伍进百园千村千园农技人员科技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生态富硒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安康富硒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定,与汉阳陵博物院联合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茶秦汉古茶公司。9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3个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西安、西宁、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6个古丝茶之第2页共16页路重要节点城市开展了共建丝茶之路。同品安康富硒茶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安康富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