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在课文学习中巩固本课生字词。(二)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自然段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的可爱,激发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背优美句段,摘抄优美词。二、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三、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读懂自然段,提高阅读能力。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西沙群岛,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围绕着一句话来描写西沙群岛(哪句话?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很好,不过老师有个问题,“可爱”是什么意思啊?(老师引导)在字典上“可爱”的“可”是“值得”的意思,所以“可爱”就是——(学生回答)值得爱的意思。很好。大家都很善于抓关键字来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二)研读感悟那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你觉得西沙群岛哪里很可爱,用直线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可爱。)然后同桌及前后位可以互相交流。(教师下去指导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段落)师: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可爱?(生:海水美丽……)师:这里用了两个词来形容海水的美丽?哪两个词?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师: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生:五颜六色,颜色很多。师:谁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生:就是非常好看,没有什么能跟它相比。师:那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水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呢?生: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师:找得真准确,可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呢?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又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水的色彩就不同了。师:回答得很完整。西沙群岛的海水可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师:读的真好,不过如果把写颜色的那部分读得有高有低,让人感受到海水的不同颜色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试着读出这海水的美丽。(全班齐读)师:读得真好,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都触摸到了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风景真……(风景优美)(风景优美板书)西沙群岛风景优美(教师指板书),真是个——可爱的地方。师:除了描写海水的这一段,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的“可爱”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段落)师:你又为什么觉得这里可爱?(鱼儿……)师:你对西沙群岛的鱼儿有了哪些了解呢?生:鱼很多。师:那你从哪些句子看出那里的鱼很多呢?生:“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是指水和鱼各占一半吗?生:不是。师: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西沙群岛有1500多种鱼,请大家看图片:这么多的鱼让人眼花缭乱,也因此,作者写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西沙群岛的鱼不仅多,还有什么特点呢?你可不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生:好看极了。师:“好看极了”体现在哪里?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师:嗯,你读书读得很细心,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想请男生读前两个“有的”,女生读后两个“有的”,看谁更能把西沙群岛的鱼儿的美给读出来?嗯,男生和女生势均力敌,读得都很好。那下面再请全班一起读读这几个句子。(全班齐读)师:读得真好。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最后两个“有的”还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学生答:比喻),回答得很准确,那我想请两位同学分别给我们读读这两个比喻句。(指名两名学生读比喻句)师:这两句话里,第一句是把鱼鳍比作扇子,第二句是把鼓起气的鱼比作皮球,真是有趣极了。其实啊,西沙群岛里的鱼远不止这几种,我们来看图片,有的鱼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