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监督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作用从古至今,农产品一直都是人们不能缺少的东西。农产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生活的保障,人们的健康程度及生活质量都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1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社会舆论的概念1.1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包括农产品营养成分、口感、外观(颜色、买样)等质量指标,也包括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质量要求。非安全性的质量要求主要由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引导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由国家法律规范、强制监管等来保障。1.2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农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性和内在价值,包括在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形成、残存的营养、危害及外在特征因子,既有等级、规格、品质等特性要求,也有对人、环境的危害等级水平的要求。1.3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倾向的看法或意见,往往能够反映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目的、愿望和要求。其核心精神是群体意识,其现象是议论形态,往往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某一公共问题作出公开的评价。2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2.1农药残留。农药的研发与使用,使得农民们对于害虫的防治充满信心。由于农药对害虫有强烈的毁灭性,所以易引起农民对农药使用的依赖性,不再运用科学的防治方法驱虫驱害。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农产品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更有甚者会伤害人们的身体,也会污染生存环境[1]。农民所使用的农药品种一般十分单一,这会使害虫对农药逐渐产生抗药性,从而大大增加害虫的防治难度。如果农药的施用时间、方法与第1页共4页剂量不准确,防治害虫也不会成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在买农药时很容易上当受骗,从而买到假农药,这类农药不符合国家的规定,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无法估计其对农产品的损害。假农药的使用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农药的不正当使用,严重损害农产品的质量,还会使很多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不仅污染土壤,也污染了水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所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2.2家畜家禽、工业等污染。农村家禽家畜饲养业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规模化,但它们的粪便处理却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农村有1/2甚至更多的动物粪便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水体中,不仅污染了水源,更对水体生物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也有的直接将动物粪便当作化肥施用到田地里,如若有些动物是带有病毒病菌的,那么便就会携带病毒病菌侵入到农产品中,在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最终侵入人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不了估计的损害。随着工业化城市崛起,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排放物的数量逐渐增加,工业废气、废水、废渣随意排放,进入到河流土壤中,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3社会舆论的监督与监测社会舆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主要通过网络开展。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涉及人群数量大,并且舆情种类多,首先要在这种类繁多的舆情中找出需要的并且真正有用的信息,然后找到舆论监督的重点:一是地域方面,要查找的是国内各地的农产品;二是监督的对象方面,有关农药残留和添加物的使用;三是监督种类方面,水果、蔬菜、粮食等;四是监督方法方面,监测、检查、评估等。寻找社会舆论信息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关键词搜索。关键词搜索要注意关键词语言的正确组合,只有通过正确的关键词语言搜索才能找出更多关键的舆论信息,还要及时跟进舆论,随着舆论的发展情况和语言的传播速度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二是网站的选择。要选择有话语权的,群众点击率高的网站、论坛以及微博,通过里面的新闻点击率第2页共4页与影响力来寻找社会舆论信息[2]。三是专业的设备软件。当人工监督无法持续进行的时候,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