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报告——《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间: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地点:中国教师研修网远程培训教学执教教师:北京市五中分校曹自由观察与报告人:袁石摘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有效教学需要通过数学思想的实施来体现,所以充分的利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效课堂的必经过程。观察背景新课改的呼声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烦恼和思考的问题。当前的教学不再是说教学模式,而是教学思想的渗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的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观察策略与方法为了更好的实施课堂观察,编制了课堂观察记录表如下: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观察视角教什么?观察者:袁石网络班级:康平县初中数学2班学员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明确恰当,从数学的思想,方法,只是而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紧紧围绕本课主题。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学生的?一层一层的提出问题,先由学生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列方程组把两者共同提出来,再让学生由自己会用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在通过对比发现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联系,从而一步步的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何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本节课的收获。在习题中给出基础的的练习,学生也给出不同的解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自己对方法应用的理解,让学生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总结时也能体现不同程度学生对知识的归纳理解能力,老师在这里也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引导,完整归纳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紧密联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转换关系,在课堂引入时与球赛有关,但本节课的目标是解二元一次方程,因此与生活的联系可在学生熟悉消元法以后再加强。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和本质,数量关系与思想方法均有体现,转化的思想方法,化未知为已知,同时真正理解了“消元”“转化”等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及价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独立思考意识。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并总结归纳的很清晰。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习题,例题资源和学校共享的教育资源,多媒体和粉笔黑板交叉应用,有力的协助了教学的顺利开展。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整堂课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适时地纠错。尤其最后思想方法总结的训练非常好。补充视点:教师的引导方法、提问方式是否恰当。巩固本课新知,并有所拓展。教学改进建议:时间原因,练习少了些,还应该再多点练习。尤其是某些方程在变形的时候被表示的未知数的系数可以不用是1,这种也应该体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我们变形的目的是代入消元,代入时越简单越好,并不需要系数一定为1.教学活动中以自主回答,师生交流为主,可能忽视部分后进生。开展分组式学习讨论和习题研究,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使后进生也能在学优生的帮助下有所得。观察结果本节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逐层探索,不断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最终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练习,巩固知识,整个教学设计构建了“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并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