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下第二单元第四课《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大庆市登峰学校张艳萍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结合操作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能力。3、经历活动中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渗透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其性质判断三边能否围成三角形。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那么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1、摆一摆。同学们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下面哪组能围成三角形。(书27页第一个问题)一边完成一边记录。三根小棒长度能否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比较三边的关系(3cm,5cm,6cm)(3cm,4cm,6cm)(3cm,3cm,6cm)(3cm,2cm,6cm)汇报:(1)哪组能围成三角形?(完成表格第二列)(2)展示围成的图形。再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完成表格第三列)①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3cm、3cm、6cm的纸条围三角形。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②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3cm、2cm、6cm的纸条围三角形。师: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3)比较两个小棒的和与第三根小棒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完成表格第三列)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验证一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总结: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的一个特征:三角形三边中随便两条边叫起来的长度比第三条边的长度长,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拓展:比较一下,任意两边的差和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应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问题。1、数学课本第28页4道题目。2、挑战自我。(1)任何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2)因为a+b>c,所以a、b、c三边可以围成三角形。()(3)以长为3cm、5cm、7cm、10cm、12cm的五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