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中的队列队形教学在我国学校体育中,一直把队列队形练习,当作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集体行为规范和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手段,养成团结、活泼等作风,更能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在实施新课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体育课中学生整齐划一的队列,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它对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勿用质疑的。在体育课堂常规中,队列陈形练习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组成部分,有它的要求;在体操教材中,有队列队形的内容;在教学组织方法中,还有队列队形的方法;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语言”中,也少不了运用队列“口令”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队列队形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是学生必修的学练内容。德国慕尼黑卡尔斯.费尔德中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海缔.迈女士在1996年9月来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对笔者说过:整齐划一的队列队形在德国会让人们想起二战中纳粹侵略他国的痛苦回忆,但在中国一个班级有五六十名学生情况下,没有统一的队列队形来约束规范课堂教学是不切实际的,这是根据一个国家的国情来决定的。但如何不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到枯燥值得探讨。一、队列队形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在集体活动中的集会等活动中,整齐划一的队列,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2、有利于养成优美的体态。通过队列队形训练,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协调发展,养成“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的良好身体姿态,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因此,经常的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丰富多彩的队形变化和图形练习还能提高学生对时间、空间的判断力,发展他们的韵律感和注意力,是体育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集合、分散以及集体移动等队列队形,是体育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组织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如,在课的开始,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能使学生迅速从课间自由活动转入严肃正规的体育课学习状态。又如,课的准备部分可以采用一路纵队行进间做操或各种变换队形跑等,让学生在生理上逐步进入活动状态,完成向基本部分学习的过渡。4、有利于培养意志品质。队列队形练习是一种重复性的身体操练,与学习其它运动项目相比,比较单调枯燥,而这也恰恰能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二、新课程理念下队列队形教学的创新过去,有些教师批评体育教学中严密的课堂组织是“军事化”的表现,把体育课上“死”了,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制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曾提出:“体育课要加强队列训练和身体姿态的练习,以养成学生正确的姿势和体态,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同时形成他们良好的体态意识,要让中国的新一代都是‘站如松、坐如钟’,今后体育课的队列训练应该向‘姿态培养’和‘集体行动意识和能力培养’方向转化,要从每节课都有、但效果不佳的‘课堂常规’中解放出来。”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队列队形教学?不让队列队形教学成为“军训”,让枯燥的练习成为学生兴趣所在?1、采用动作直观示范和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对直观教学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示范能起到良好的直观教学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弱,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配以图片加以说明队列队形教学,则效果更佳。如,螺旋型跑,教师直接带着学生练习会导致学生在进入圆心后队伍相互缠绕的现象,如果教师在练习之前,让学生看一会图形,再带领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这样全体学生练习起来会十分明确,不会再出现队伍缠绕现象。2、以儿歌和顺口溜形式进行教学。儿童对于儿歌的节奏和乐感,有着天然的喜欢。所以在低段运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