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小学数学学校大庆市杏南第二小学教师孙杰电话13845924617具体案例的内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平面图的抽象过程,并能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重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神州九号返回地球的图片。播放神州九号返回的视频,让学生重温那一经典时刻。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准确计算出预定区域,宇航员是怎么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顺利到达预定地点着陆的呢?(板书课题:确定位置)[设计意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的目标。]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1、认识“列”、“行”。①找朋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学生自由阐述位置。感受方法多样性,但一一解释很麻烦,不便于确定位置。让学生体会统一的必要性。)[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确定位置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②明确“列”、“行”。一般情况下,人们常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个人或物体的位置。以观察者为标准,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如果以教师为观察者,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同学的位置。2、引发矛盾,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我们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表示一个位置要用到六个字,太麻烦了,能不能把这种写法简化一下呢。学习数学,就是要追求一种简洁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简洁之美。]①小小创想家。小组合作,探讨简洁的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学生板演多种方法。(第7列第3行:)总结数对的表示方法;明确数对的意义和读法。数学上也是先写一个7,表示第7列,再写一个3,表示第3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因为他们共同来表示一个位置,还需要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把这样的两个数合起来称为数对。即第7列第3行,表示为(7,3)。读作:数对七三。思考: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能随便调换吗?游戏:出示数对,请相应的同学站起来。课件出示:(1,1)、(3,4)、(5,2)、(2,y)、(x,3)(x,y)[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探究数对表示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见解,认真倾听、学会尊重的好习惯。]②用数对表示现实场景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以开火车的方式用数对介绍好朋友的位置。③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位置。出示数学书上的主题图。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同样以观察者为标准,确定列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确定行。找到小军的位置,他的位置又是多少呢?[设计意图:利用数学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同时享受成功学习的乐趣。]3、激疑引思,引出方格图。我们研究了平面上的位置,又研究了教室里的位置。现在让我们到一个社区去看一看。屏幕出示:这是一个即将动工的社区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