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2、学写生字“人、个”,把字写端正。3、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教学难点: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课前准备:师:课件,录音机。生:白纸、画笔等。教学流程:谈话激趣---感知课文---深刻领悟---拓展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1、小朋友们身上有许多小宝贝,我们来猜个谜语,能猜出这是什么吗?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劳动学习要靠它,每个人都离不开它。(手)能思考来会创造,人体当中最重要,活到老来用到老,小朋友们要用好。(脑)游戏:《幸福拍手歌》手指游戏。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课叫《人有两个宝》,认读“两”和“宝”“两”是双数“”,“宝”就是宝贝的意思。2、本文作者是陶行知。多媒体展示陶行知的简介。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二、感知课文1、打开课文,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竖起小耳朵仔细读,感受文字的优美。2、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1)大声读课文。(2)做到:心到、眼到、口到!(3)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4)课文写了什么?3、齐读课题,学习课题生字。(1)用圆圈在课题中圈出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读两遍。(2)动画演示“人”的演变过程,学习“人”,提醒读准前鼻韵母。给“人”字找朋友,说上一句话。出示田字格,在田字格里写“人”。一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落笔在左下格,二笔在左上格的撇上写下来,落笔在右下格,撇捺分开,左右对称。学生描一个,仿两个,写一个。(3)人字头像把伞,伞面伞把不相连。“个”的人字头和“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个”的捺落笔在竖中线上。指导学生描一个,仿两个,写一个,组一个词,展示写的好的字。4、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绿线里的字,学习会认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两个宝双手大脑会做工会思考有创造(1)归类学习:“两”、“双”、“创”是后鼻音;“两”是边音,“脑”是鼻音;“双”、“创”是翘舌音,“造”是平舌音。(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去拼音读。5、三读课文,生字词回文。(要求不指读、不唱读,词儿连读,声音响亮)个别朗读、两人小组朗读、全班齐读。(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人有哪两个宝?指名说。认识逗号和句号,引导学生用停顿时间长短来区分。指导朗读,读出肯定的语气。(2)用波浪线画出第二句,齐读,思考:双手和大脑会做什么?理解“做工”,板书:双手做工你的手会做哪些事情呢?指名说,完成课前准备的练习:我的手会()。看课文插图,上面都有谁的双手,会做什么?指名说。完成课前准备的练习:()的手会()。多媒体出示人们用手用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大脑在干什么呢?双手在做工的时候,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这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再读第二句。(3)播放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事情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这样才能有创造,同时理解“创造”,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小组赛读。6、回归课文,有感情读文。三、拓展学习比一比: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最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五、板书设计:1、人有两个宝双手做工大脑思考rényǒuliǎngbǎoge教学设计学校:巢湖七中碧桂园分校执教人:杨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