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实录与评析一、复习。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来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卡片出示:9+1+3=9+1+5=9+1+7=9+()=10二、新授。1.教学“9+5”。师:咱们来做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请先数出9根小棒,装进信封里;再数出5根小棒,装到信封里。生:(动手装小棒)师:(用手捂住信封口)想一想,信封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先跟小组的同学说说。【评析:教师创造性地对教材中的例题作了调整,选择了难度适中的“9+5”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新知的兴趣。】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甲:我是一根一根地数出来的。生乙: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再添上5就是10了,10再加4就是14根了。师:你是把5凑成了10,是吗?能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把5凑成10,5+5+4)生丙:我是这样想的:9还差1就是10了,从5根里拿出1根给9根,这样就知道是14根了。师:你是想把9凑成10,是吗?能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学生操作演示,教师板书:把9凑成10,9+1+4)生丁: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加5得15,所以9加5得14。师:你是先把9看作10,对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过要注意多加的1要去掉。(板书:10+5-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觉着哪种方法最简便1/4呢?跟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师: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甲:我最喜欢把9凑成10的方法,因为它简单、好算。生乙: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也觉着这种方法挺简便的。刚才,我们先装进9根小棒,又装进5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么列算式呢?生:9+5=师:用咱们找到的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要把9凑成10,就要先把5分成1和4,9加1得10,10再加4得14。板书:谁知道,我们为什么把5分成1和4?生:(略)【评析: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学生用“凑十”法算“9+5”,而是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认识到用“凑十法”算“9+5”最简便。这样,既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学会“优选”的方法。】2、教学“9+7”。师:请同学们数出9根小棒放到左边,再数出7根小棒放在右边,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生:(操作后回答)9+7=师:9+7得几-怎样想才能又快又方便呢?用小棒摆一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摆的?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9加1就是10,所以从7根里拿出1根把9凑成10,再与剩下的6根合起来就是16根了。师:根据刚才同学们摆小棒的过程,我们来计算这道题:先把7分成1和6,为什么要分成1和7?生:(略)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多少?2/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教学其它例题。师:如果不摆小棒,同学们还能算得这么快吗?板书:9+6=这道题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生:9+6=15,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再加5得15。师:你们还能列出9加几的算式吗?(生纷纷列式补充,教师有意识地按下列顺序板书)【评析:虽然学生列出的几个9加几的算式是无序的,但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有序的排列,这样板书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师:仔细观察这8道题,小声读一读,看你能发现什么?生甲:我发现这些题都是9加上一个数。生乙:我发现9加上的这个数和它们的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生丙:我发现这些题的得数都是十几。生丁:我发现得数的个位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师:你知道少的那个1跑到哪儿去了吗?生:那个1给9凑成10了。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算起来就更快了。老师擦掉得数,咱们来开火车行吗?(学生开火车口算)4、小结:今天,咱们学习的是什么样的加法题?(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找到了一种算得又快又方便的方法,谁能说说是什么方法?生:(略)【评析: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是最简便、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凑十法”算“9+7”,并通过操作、口述“凑十”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表象。利用表象,使具3/4体形象的知识转化为计算思路,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压缩思维过程,提高计算速度。】三、巩固练习。(略)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