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教材比西子,个人异构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主持人对朱国荣和江萍两位老师成功教授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个内容后的一句总结式的评价,很精辟又很应景。针对同一节课两位老师有两种不同的讲法。朱老师是从备教材、研究教材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这节课的教学的,以“《山行》这首七言古诗进行情境引入”,备二年级各相关教材,背语文学习状况,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学生已经学习完《山行》这首古诗了,此次是备一年级学生,这首古诗是直接出示的,让学生齐读,其次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背诵他们学完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再出示完整版的这首古诗,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引出乘法算式。江老师主要是备学生,针对这次进行教学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江老师在课前就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他们写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时就会停笔,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主用火柴摆正方形图形引入乘法算式,课堂上更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图形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文字表征相互融合帮助孩子学习。最后让会场教师们不舍离场的还有斯苗儿研究员带着两位同课异构的老师进行“华山论剑”。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辩课,首先让两位老师发言各自课的特色,其次对两节课结合教材和课标找共性和异性,最后给出上课和观课学习的有效建议----分析教材、找准目标定位、备好学生、也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生成性教学。“激活孩子的经验和带着孩子感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静悄悄独立思考,在小组里小声议论和求助,允许孩子犯错误。”这就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的,用自己的手塑造美丽的“西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华小学魏静林201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