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设想考生姓名:可爱男孩报考专业(领域):传播学考生编号:研究方向:泡妞传播史选题及目的一、题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梦”的新媒体对外传播策略探索——基于优酷原创节目《老美,你怎么看》的个案研究二、意义及价值新媒体时代,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然而“地球村”的“村民”并不平等。以美国为首西方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长期主导着世界信息传播秩序。在此等信息流动不平衡的情况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诸如自身国家形象的构建,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等方面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从《阿尔及尔宣言》到《大众传媒宣言》再到《麦克布莱德报告》,广大发展中国家曾寄希望于通过修改国际传播规则来实现平衡,但在缺乏自身实力支撑的情况下,这种希望只能是美丽的幻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我们一方面要“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来”。然而近年来,中国饱受“中国威胁论”、“中国战争论”的困扰,在此等负面标签的影响下,可能使海外受众不检视证据就拒绝接触我国的传播内容和文化产品。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中国如何才能够具有吸引力,才能够真正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不过时代在改变,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各国都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08年经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淖中。这为中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挑战甚至改变现行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但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却常常陷入“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局面。有研究显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播出之后,美国人对中国人有好感的比率增长了7%,但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的比率却增长了10%,值得反思。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它包含着中国人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中国梦”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对外传播不同,后者更倾向于宣传,而前者更倾向于理解或被理解,其中蕴含着全世界人民相近的价值诉求。2014年12月16日,“优酷”推出原创节目《老美,你怎么看》,这是一档收集由不同的美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习俗等看法的节目,邀请本土老美品尝各种中国奇食,泡面,辣条等等等。节目一经推出,即获得广大网友关注和好评。节目特色在于让美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然后便于中国观众反观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增进对美国乃至西方价值观的理解。这为“中国梦”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传播中,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国家——海外受众”的传播关系。如果这层关系天生就会使海外受众感到压力或者怀疑,减损我国的对外传播效果的话,那么“受众——海外受众”这层相对平等的关系和“去政治化”的传播是否会带来新的转机,更利于“中国梦”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呢?研究者希望通过对于《老美,你怎么看》的个案研究,从受众的视角,为“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出谋划策。其中,国家形象又分为国家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社会形象等方面。本文着重对《老美,你怎么看》所构建的美国文化形象进行解读。文献综述一、美国文化形象的对外传播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1.对于中国政治形象对外传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探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于是,西方的轨迹夹杂着东方的逻辑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出了别样的花朵。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似乎也在遵循着这样一种道路。这样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带有东方逻辑的发展道路和叙事思路无法与西方主导的国际主导性叙述框架接轨而无法得到合理的传播;二是,这种遵循西方轨迹的对外传播之路是否会成为传统国际竞争的新一轮翻版。“中国的对外传播需要一种关于世界秩序与全球图景的理论想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天下大同”,“外圣内王”或许能够为我国的对外传播寻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参考文献:①王维佳《中国对外传播的范式转变》,对外传播,2015年1月;②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