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蒋兴杰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501250摘要:本文从我校初一学生对耐久跑畏难情绪的现状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耐久跑练习的恐惧心理等方面考虑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耐久跑教学独立性、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主题单元教学项目,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连成一条教学主线以“教、学、练”为一体,使耐久跑教学整体运转实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发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达到培养学生意志、毅力品质和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环系统的良好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初一学生耐久跑教学方法1、问题的背景及提出:从2013年开始广州市中学生初中体育毕业会考必考项目从原来200米改为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项目。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迅速调整教学计划,并且要从初一学生抓起,但从初次摸底成绩来看,十分令人担忧。而且在几次全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学生体质没有明显提高,有些素质在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的幅度更大。为了改变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现状,一线体育教师想了许多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使学生在耐久跑成绩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然而,我们在耐久跑教学及考核的实践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在途中就坚持不住了,有的脸色苍白,有的呼吸不畅,甚至呕吐等等,一半的学生出现难以忍受的不同症状。所以,较多的学生达不到及格标准。基于这样的背景,我选择了初一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耐久跑学习的恐惧心理等方面考虑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耐久跑教学独立性、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紧扣主题单元教学项目,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连成一条教学主线以“教、学、练”为一体,使耐久跑教学整体运转实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发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达到培养学生意志、毅力品质和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增进学生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环系统的良好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1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从本人任教的初一5个班255名学生,进行了耐久跑兴趣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表一〉:实验前学生对耐久跑兴趣问卷调查结果(随机抽样50名学生)从表一的结果分析: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低下,其原因归纳起来,集中表现为对耐久跑的认识问题,大部分学生觉得耐久跑锻炼单调、枯燥、没意思,甚至担心耐久跑强度大,身体承受不了;怕苦,怕累,怕流汗,占了较大的比例。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参阅耐久跑教学方法、体能训练等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果。2.2.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耐久跑的喜爱程度、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意志品质的素质、抗疲劳等,设计相关问卷内容进行调查。对初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每学期100人),调查内容及结果见表二、表三〈表二〉[问卷调查题目1:你喜欢耐久跑吗?]第一学期(100人)第二学期(100人)喜欢程度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喜欢00%55%一般1515%2020%不喜欢8585%7575%<表三>[问卷调查题目2:你喜欢的项目是什么?]兴趣浓厚兴趣一般不喜欢讨厌不表态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0012242550918482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项目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篮球2929%2626%排球1515%1010%乒乓球2525%2020%羽毛球2121%2727%足球66%66%舞蹈33%55%田径0033%其它11%33%表二、表明了大多数学生的鲜明立场:不喜欢耐久跑,他们分别占总人数的85%和75%,喜欢的只有5人,只占总人数(100人)的5%;表三、更是表达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大多喜欢的是球类运动,他们更喜欢的是其它项目(问卷调查中是篮球)。可悲的是田径几乎无人问津。2.2.3、实验对比法:边实验边总结,通过对两个学期的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体育课成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掌握技能等方面,提出改变评价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