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目的介绍拳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拳击产生兴趣,加深对拳击其他分支学科的理解与把握。一、拳击运动概述二、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的区别和作用三、拳击比赛的基本规则拳击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介绍拳击,是在一个正方形的绳围的比赛场中,佩戴特制的柔拳击,是在一个正方形的绳围的比赛场中,佩戴特制的柔软手套,在一定规则和条件限制下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对抗软手套,在一定规则和条件限制下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对抗的竞技性运动项目。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拳击具有双重的运动特点——强烈的对抗性和实用的健身性,拳击既造就了像阿里、泰森、霍利菲尔德等一代代拳王,吸引着数以亿计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以及不同肤色的拳迷,特别是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投身于拳击运动之中。也正是因为拳击需要精湛的技术、多变的战术、充沛的体力、强健的体魄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拳击运动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运动”。作为一名具有一定拳击实践基础的爱好者或运动员,从拳击的产生和发展、拳击技术和战术的演变及训练、拳击比赛的规则和常识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了解和实践,是快速提高拳击实战技能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从根本上学习理解拳击的内涵,提高拳击实战技能的根本方法。一、拳击运动概述拳击最初来源于战场上与敌人作战的技能。6000年前的古代美索布达米亚人把它变成了一种艺术。在公元前688年的古希腊运动会上,拳击手们头戴护具,手上用长皮条缠绕以起到保护和增加硬度的作用。他们无休止地打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倒下或认输。罗马人为使打斗更残忍,在手套上钉上尖刺、硬结或长钉,通常以死亡而告终。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有记录的拳击历史也终止了。直到17世纪英国才出现了为争夺奖金而进行的赤手空拳打斗。一位名叫詹姆斯-菲戈的前击剑手在1719年获得了第一个冠军头衔。他的拳击技术有刺拳和闪躲以及阻挡,不久这项运动就在英国流行开来。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一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历史概括现代的拳击运动从1890年到现在的拳击运动被称为现代拳击运动。随后拳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开展,拳击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必设项目。拳击在广大拳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凭其特殊的竞技特点和优势,拳击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被作为表演项目,1908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因为注重和平的瑞典人认为这项运动不合法,拳击被从奥运会中取消。第6届、12届、13届奥运会因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而没有举行。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共参加了22届奥运会。1920年,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正式成立。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业余拳击运动被迫中断长达10年之久,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也名存实亡,被迫解散。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AIBA)重新组建。1987年4月,中国拳击协会(CBA)正式成立。1987年6月,中国拳击协会被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正式接纳为第159个会员,使中国业余拳击进入世界业余拳击的大家庭当中。在1950年的一次会议中,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决定,在半决赛中失利的两位运动员都可以获得铜牌,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头盔成了选手强制性的装备。1992年又加入了电子计分系统,这可以使裁判的判罚更加公正。在一秒内,五名裁判中的三人按键得分才有效。二、现代拳击运动目前被分为两大系统,二、现代拳击运动目前被分为两大系统,即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即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一)业余拳击:19201920年,第一个国际性年,第一个国际性业余拳击组织——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业余拳击组织——国际业余拳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