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本的陪伴下成长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但沿途的风景可以大相径庭。我们班的顾老师是一位非常重视阅读的老师,我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我果断地选择书本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1、力争读万卷书阅读的习惯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好习惯之一。小学了,每学期都有必读书目,而且老师一开学就告诉我们每学期都将要评比“小小读书郎”,太好了!于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下,孩子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列那狐的故事》、《小猪唏哩呼噜》全套、《我想去看海》、《笨狼的故事》等一系列书籍。二年级了,我们班又推出了“阅读秀才”和“阅读举人”的评比活动,《小魔怪要上学》《小熊温尼》《小巴掌童话》《小猪变形记》《神奇校车》《洋葱头历险记》《木偶奇遇记》《青蛙和蟾蜍》……一本本精选的书让孩子爱不释手,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浓了。我们不强求孩子一定要看什么书,让他随性。他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我们尽可能提供;对于他没接触过的题材,或是他不喜欢的,而我们觉得不错的,就给他提一下建议,并慢慢引导。孩子渐渐长大,对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买了很多的版本,从最早的彩绘本到青少版,现在听单田芳完整的评书,孩子对其中的英雄人物和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如数家珍。2、力争行万里路比书更精彩的世界,是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百科全书。顾老师也积极提倡我们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在写有关“春”的写话时,老师要求我们带着孩子去郊外找春天,观察春天,并和春天合影。这样,孩子的写话怎么会空洞洞呢?平时,我们也经常带着孩子去周边的城市旅行,樱花烂漫时,我们去了鼋头渚看樱花;听《三国演义》评书时,我们又去了三国城,感受三英战吕布的恢弘磅礴的气势。南京、扬州、上海等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一次次的旅行中,孩子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知识。3、力争学以致用学无定律,用无定法,因时、因事、因人而不同,用的有法是致用的根本。在写拔河比赛时,正好听到《水浒传》的180回中有一句“鞭敲金镫响,齐奏凯歌还”,他激动万分,高喊着“妈妈,妈妈,我可以把这一句写上去吗?”于是,这一句成了这篇写话的亮点。《成语故事》中,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篇幅短小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在知晓了成语的含义后,孩子很容易将成语应用到恰当的语境中。读书路,其漫漫修远兮。我们在顾老师的带领下,将继续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