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运用学生评价技能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科学素养的四个方面: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兴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一、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作为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将直接影响到对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细心呵护的程度,影响到对儿童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收获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发展。例如:在期末评价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上学期你喜欢观察什么?这学期你又观察了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观察内容越来越多了,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再如:平时建立一个“收获多多、快乐多多”的记录夹或是文件夹,学生可以在科学课堂上记录感兴趣的科学知识、研究计划、实验记录、调查报告等,学生还可以随意装饰和设计自己的文件夹。教师通过它了解和评价学生平时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情况,当学生看到自己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又掌握了这么多方面的科学知识,研究了许多的科学问题,得到了很多的星星,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会产生还要学习很多科学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压力,反到乐于把自己设计的文件夹拿到老师和同学面前,让大家给予评价。二、注重科学态度的评价。科学态度大多表现为追求真理的勇气、尊重规律、习惯于理性思考等特征,它们构成一个人科技素养的最关键部分。我觉得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内容中,都应该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教师应当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行为习惯。例如:在期末评价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本学期,我克服困难长期坚持观察、研究了如下内容:1、我坚持饲养了一种小动物,并认真写了观察日记。2、我种植或栽培了一种或多种植物,并认真记录了它的生长情况,例如:观察了植物的根、茎、花、果实等。3、我坚持观测了天气情况。4、我还对教材以外的其它自然现象做了长期观察。学生通过实事求是地对自己平时观察活动的认可而获得四颗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平时的观察活动中,不但学习科学知识与方法,还克服了困难,锻炼了自己的毅力,这四颗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是来之不易的。这学期在这一环节没有得星的同学会意识到以后坚持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再如:教学《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课,需要让学生回家对自己家的家用电器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只调查了四五种家用电器,于是我问了其中一名学生,“你家有热水器吗?有微波炉和电磁炉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实事求是地填写调查报告,我抓住这个机会举了一个例子:国家总理根据各省的粮食总产量进行调配,如果我们黑龙江省的调查报告不真实,数量填少了,总理就会认为我省粮食歉收,会运来大量的粮食,可见调查报告是应当非常真实的。根据有些同学的家用电器的调查报告,老师的评价是这些同学的家庭生活水平比较低,有些同学家生活水平甚至才达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同学们被逗笑了,那么同学们研究科学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同学们都认识到应当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地运用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三、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科学课主要以探究活动为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能力,因此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平时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科学文件夹,记录自己的探究活动,并且把文件夹一直保留到小学毕业,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年龄学生的科学文件夹的记录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