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切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切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第1讲切合题意(2013·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从科学家的认识角度出发谈科技(手机)引领(改变)生活。手机是信息时代一个标志物,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日新月异,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生活。2.从文学家的观点出发谈科技(手机)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正反两方面影响都可以。正方面,手机带来了人与人交往的便利;反方面,科技的发展,让人变得浮躁、功利,缺少了温馨、浪漫的诗意生活。3.从科技成果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谈科技成果只有服务社会才有意义,危害社会就是弊端,需要正确对待。①让科技之光引领生活②如果说生活是漆黑的夜空,那么科技便是闪耀在夜空中的月亮,皎洁亮丽;如果说生活是广阔的海洋里的航船,那么科技就是导航仪,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③爱迪生穿越到今天,一定会惊讶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时曾轰动世界,今天我们坐在电气化的火车上,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牛顿面前,聪明的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给我们带来了科技的成果;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一千多项发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了巨大作用;我们的前辈万户先生曾经把火药绑到板凳上,想飞上蓝天,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名字却被牢牢地写在了蓝天上。④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在为生活服务。可以说,点点滴滴,时时事事,科技无处不在。题目扣材料,审题准,切题意比喻开头,开宗明义,入题快。典型事例排比,论据切合题意。围绕论点分析事例⑤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科学的力量。我们的劳动工具从使用石器——耕犁——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这一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把人们从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改变异化劳动的性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很多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人类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将成为快乐的事情。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之中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⑥我们享受着科技,感谢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给我们创造出幸福的生活。但科技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中的变数增多,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如空调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手机、电脑用多了会使人受到辐射的危害。某些发明创造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核武器用于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对于科技我们必须谨慎。本段为一般事例,与上文的特殊事例形成对照。回扣题目,扩展到主旨方面。与前文形成正反两个角度,使论述全面,从而切合了题意。⑦科技具有两面性,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人类运用科技的过程中一定要扬长避短,为人类造福是第一要务。而要克服科技自身的局限性,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发展科技。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感受科技奥妙的同时,更应该走近科学,因为科技的发展是每一代人不断向前推进的结果。⑧科技引领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要发展科技,现在就应该培养我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走进科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本段首句承上启下,接着分析透辟,闪耀着理性光芒,继续强调科技的“引领”作用。回扣前文,升华主旨。行文之末扣题紧。文章结尾切合题意①隐形网②一天,时光机将爱迪生带到了今天,他便在这个以他的发明为起点的科技社会里漫步,感受着...